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90年发展史(六)

讲师风采
曹普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
讲师简介:
曹普,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视频简介:
在利益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眼前的实际福利,又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既重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改善,又重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既注意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实现,又注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利益的协调和兼顾。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鼓励讲了一大篇的话,主持会议的是华国锋,他后来讲了说我们实在是太落后,我们还夜郎自大,他说中国有两个大。一个是夜郎自大,一个叫地大物博。两个大,地大物博是好的,但是夜郎自大是不好。由此他提出要改变落后要出去看,要比较,拿别人的镜子照照自己,照了以后心里很激动,就是看了很激动,回来做不动,要动起来,怎么动起来?要搞四个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政策陆陆续续出来了。 到了1984年,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之后,以这年开始,我们中国的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1984年以前,轰轰烈烈的改革是在农村,但是农村改革相对比较容易,你看地一分农民原来是集体,现在农民自己耕种去,就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相对很简单。我们现在还是把这些东西具体完善,完善这套制度,这套基本制度还在维持着。所以到1984年基本完成了,1984年改革重点开始转向城市,城市改革就很难了,因为它不是分的问题,千头万绪,所以小平说是第二次革命。 权力改革就起来了,农村已经改了,城市开始启动了,对外开放在深化,轰轰烈烈的80年代的改革。但是改革这个问题牵扯的面非常之大,改革轰轰烈烈,但是怎么改革的好也不是一开始就能看到这些规律性的东西的。到了80年代末,我们国内发生了政治风波,外国国外也出了问题,东欧、苏联出了大问题,所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社会主义来说叫多事之秋。我们面临新的考验,在政治风波以后对我们极大的冲击。那么有的人说社会主义不行了,中国社会主义还行不行?这个时候确实我们回过头看,可能有的人也没有信心了,关键时刻我们召开了十三届四中全会,调整了中央领导集体,江泽民当选了党的总书记。当选以后,江泽民做了一个及时讲话,他说选举我做这个常委,他原来是政治局委员,选举我做常委总书记是没有这个思想准备的,感觉担子实在太重,而且也表了决心,要加强调查研究、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和全党的期待。 那么这次会议以后,中央对内鉴于这个情况维护政局稳定,政治风波以后,整个社会人心还是不稳定的,维护政局稳定有一系列重大举措。把国内的事情,把自己的事先稳定下来,这样你才能对付外面的制裁,美国对华制裁一系列的制裁,美国后面若干个西方国家跟着对华制裁。这个制裁对当时我们的发展应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对外开放用人家的资金、用人家的技术,制裁阶段它就不来了,那么经济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时候苏联、东欧垮台又是一个压力,我们自己有压力,苏东又垮台了,我们提出了28字方针来应付,怎么面对这个局势?说毫无信心呢还是垂头丧气还是怎么着?小平说我们冷静,冷静冷静再冷静,这是他对中央领导人的交代,冷静,不要自乱阵脚,要稳住,而且要沉着,韬光养晦,头埋起来,埋头,苏东是剧变了,你不要挑那个头说苏联倒台了,我要当社会主义的世界大哥,小平说不要干那个事,我们要韬光养晦,埋头做自己的事,别人的事我们也管不了,也没有那个能力,不是说想不想管的问题,是没有这个实力去管,我们把自己的事给搞好,所以叫绝不当头,但是还要有所作为,我们应对得下来这个考验。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左的东西出来了,左的东西背景是什么?一个是中国发生政治风波,苏联发生剧变。那么怎么样保持中共的领导不变,怎样维护社会主义的制度?这就发生了争论。有的人说苏联出问题苏联搞了改革,搞出问题了,那么中国要不出问题就不能再改革了,所以这个争论的问题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是坚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个中心呢?还是再加上一个阶级斗争两个中心呢?有人提出要搞两个中心,阶级斗争放前面。阶级斗争是1978年就不搞了,比如说又搞阶级斗争,又回去过去那个时期去了,所以江泽民说对这种主张,我1991年表示中心只有一个就是经济,绝不能出第二个,一出第二个那就不行了,中心二元论就要出问题。 第二,我们搞了这么多年改革开放,这个改革开放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有人说姓资,批评搞改革的人说患了“爱资病”,爱资本主义的毛病。那既然是姓资,改革就不能搞了,那又都倒退回去了,又搞到计划经济头上去了,这是第三个。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改什么?无非是改计划经济的毛病,扩大市场领域和份额,把市场这一块扩大,把计划这一块缩小一点,经济才有活力。但是你这个改革人家说了是等于资本主义的,所以我们看当时人民日报等等报纸上面的文章是这么推论的: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就是说福利社会主义,搞资本主义,它把这个等号一划你就不好弄了。所以这样的一些主张一出来就发生了意见分歧,左的人就出来了。 这么一争论GDP就争到了3.8,你看1990年就到了3.8,从1989年4.1到1990年3.8,小平同志说三四五的速度都是问题。为什么呢?发达国家那么发达国家也没有搞到三四五,你这么穷的发展中国家还是三四五,那你永远追不上这些国家,永远追不上。你是三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