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党旗帜下的四有新人(二)

讲师风采
张晓燕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讲师简介:
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思想政治工作教研室主任。曾经在北京市海淀区委组织部锻炼一年;曾经到西藏自治区进行讲学,到非洲的喀麦隆、科特迪瓦等国家进行政党访问和交流,到美国哈佛……
视频简介: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要有自己的素质,这种素质的好坏决定一个国家的进步和成就的大小。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培养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青年人如何争做“四有新人”呢?中共中央党校思想政治工作教研室主任张晓燕教授从怎么认识在党旗帜下争做“四有新人”和如何争做党旗帜下的“四有新人”两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也许他会想,理想是不是一个高不可攀、很虚幻的东西呢?我想有这种想法也无可厚非,但是从每一个人成长的经历来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回过头来我们总结,理想对一个人的一生,一个祖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非常重要。所以这里面我借用了我们国家万通集团原来的董事长冯仑先生,他最近出版的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理想丰满》。所以我在讲有理想的时候,我觉得“四有新人”这个理想,不仅要有理想,而这个理想一定要丰满。 所以我就借用他这个书的书名,这里面之所以用了这个书名,他开篇也把他对理想的认识和理解也讲出来了。我觉得讲的非常好,我就介绍给大家。他说理想是件大事,我们从进幼儿园开始就频繁的遇到理想这个词,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好人在给我们讲这个词,他用的是都有好人讲这个词。他的感悟是这样的,他说你会发现好人都来跟你谈理想,坏人都是来跟你谈钱,我觉得这个提法真的是很有意思,而且也是现实的案例的一个总结。 理想这件事,他说就如同空气一样,随时随地无时无刻都存在,哪儿都存在。表面上好像很轻松,很容易,其实对理想最大的考验不在于把理想贴在墙上,挂在嘴边上,而在于我们每天怎么做决策,怎么过日子。在做决策和过日子的时候,怎么对理想这件事进行不断的裁减,度量,以及最后取得什么样的结果。我觉得这一段他把理想说的非常通俗易懂,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儿,而且是好人才谈理想。我看到这个很有启发,也很认同。 那什么是理想呢?简要的说理想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或者说对于未来的一种美好的憧憬。你要严格的来讲,定义五花八门,但是说的明白一点似乎好像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具体的理想可能有很多,而且也是不同的。但是从有为青年,“四有新人”的角度我想说,大家的理想应该是丰满的。这种丰满是指什么呢?我的体会是这样的,“四有新人”的理想主要应该分为三个层次。 1、是自己的人生梦想和职业理想。这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从国家、从社会的理想角度出发的。 3、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是从世界的角度来思考的。 人说实话首先他是一个自然人,所以他会有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同时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是有国家和社会属性的。因此后两个方面也是要我们每一个有为青年,“四有新人”需要认识思考和把握的。把我们个人的理想,职业的理想放在这样大的背景,这样多层次的角度去考虑,可能我们个人的人生梦想和理想会更有境界,会走的更高更远。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理想它不是单一的,它是很丰满的,多层次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