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党旗帜下的四有新人(六)

讲师风采
张晓燕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讲师简介:
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思想政治工作教研室主任。曾经在北京市海淀区委组织部锻炼一年;曾经到西藏自治区进行讲学,到非洲的喀麦隆、科特迪瓦等国家进行政党访问和交流,到美国哈佛……
视频简介: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要有自己的素质,这种素质的好坏决定一个国家的进步和成就的大小。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培养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青年人如何争做“四有新人”呢?中共中央党校思想政治工作教研室主任张晓燕教授从怎么认识在党旗帜下争做“四有新人”和如何争做党旗帜下的“四有新人”两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第三个工作意味着责任,每一项工作干什么都有一个责任,这种责任有大有小,但是有了责任的意识的话,我们的责任感就会把工作做的更好一些。有一个故事,也是一个玩笑。就说德国人非常守时,所以有的人就讲,开玩笑讲说,你看德国工人非常守时,所以当开着吊车,那个塔吊把东西吊在半空中,突然就下班的铃声响了,开玩笑的人说,你看这个德国工人他肯定就下班走了,他不是守时吗?上班也守时,下班也守时,就扔在那儿,不管了。其实这是一个玩笑,了解德国产业工人,为什么说德国制造那么精密,大家的信任度那么高,虽然他工作守时,但他同时有责任感在里面,他绝对不会放在那儿不管,绝对是把水泥板放到地上以后,关好机器再离开。这就是工作的责任,责任的要求。 还有一条就是提升职业道德的同时要不断的提升职业素养,这个职业素养是什么呢?职业道德有制定的标准,也有更高的要求。上限是没有天花板的,底线要守住就是这么一个意思。那么这种职业素养比如说上限没有天花板指什么呢?我们只要尽心尽力去做总会能做好,不管做什么工作。我曾经到我们党校分校去上课,结果司机师傅是位女同志,比我还大一点。跟她聊天的时候,我就发现她的车开的特别的稳,速度也不慢。后来我就跟她聊,我说你怎么能开这么好,她说实事求是的讲,不蛮你,她说过去是在北京开某一个线路的公交车,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各个单位和部门有的时候发福利就会发鸡蛋,她说有一些单位的妇女老同志,发了鸡蛋拿了篮子之后,一篮子鸡蛋别的车她不坐,就等她的车来,几点大概到这儿等着上她的车。因为她的公交车开的非常稳,鸡蛋回家以后不会打碎,就不会心疼。她这个车开的就非常稳,她替顾客着想,这就是她职业上的更高的一个水准。她如果是急刹车你也不能说她什么,是不是这样。 在西武这本书中他举了另外一个故事,我介绍给大家。这个故事也是说的职业素养,他说有人曾经做过实验,在一个下雨天,是天下着雨,马路牙子到这个马路中间有大约三米宽的积水带,就这么一个情景,完了就观察公交汽车的司机怎么进站来接乘客。观察了两个多小时,大概是有十二三辆车过来,其中有八辆公交汽车开的非常快,风驰电掣,一路驶来,车把路边的脏水溅到了乘客的身上,用脏水跟乘客打招呼,这也是一种开法。 然后还有四辆公交车是什么呢?来了之后把车停在马路中间上去了,那么这种情况我理解也就是只有姚明这种大高个才能一步的跨到公共汽车上来来,像我这种小个子就要趟着水上公交车,也也是一种服务的方法和开法。只有两辆公交车司机,稳稳的停靠在马路牙子的边上,所有乘客一抬脚就可以上公交车。所以我体会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就是职业的素养和职业的精神追求,这是很高的。也就是说你在这里面有弹性,你怎么能够,用我们企业的话来讲,优质服务,你比别人优在哪里,所以我想这是职业道德里面我们基本的要求守住,同时要做到更好。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