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讲师风采
杨凤城
副院长
讲师简介:
杨凤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视频简介: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在文化的地位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目的、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有关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上,形成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开创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走出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我讲的题目就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结合六中全会刚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来做这次讲座。我主要是讲三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历程来说明今天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是共产党文化建设战略指导思想合乎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构,这是讲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准备讲一下就是这个决定里关于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我不全面讲。因为大家安排了好几讲都跟六中全会有关,在这里我主要从历史沿革角度有选择的分析一下关于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某些重点内容,这是第二;第三,我准备从当代中国文化的两次转型这样的历史沿革出发来概括分析一下当代中国文化现代一圆主导下的多元文化发展的格局和样态讲这样三个方面。 我先说第一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战略思想的历程,如果要起一个接近主题,那就是从形象社会主义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家看六中全会文化的决策,就是它首先有一个对历史的回顾,这个历史的回顾讲就是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工作、文化建设、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中特别突出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其这种指导思想引领下的文化成就,讲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战略布局中来对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共同推进,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这是决定里明确讲的。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问题上它的思想演进阶段性是非常明显。有几个节点很清晰,首先一个是共产党在创建时期。共产党在创建时期它就开始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看待文化问题,而且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早期共产党人大多是知识分子出身,所以这样也使他们具备了在文化问题上发言的优势。当年就是共产党刚成立的时候,当年中国正发生一次非常热闹的文化论证。如果我们从最宏观的角度来看两派,一派就是崇古复古,认为西方的文明已经百病重生,我们中国应该回归以儒学为主题,儒佛道共构的文化。这是崇古复古。另一派我们可以笼统称之为博弈细化派。也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不可能把中国引向现代化。我们必须要几乎是全盘学习西方才可能使中华民族有出路,所以叫做复古派和西化派的论战。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