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讲师风采
杨凤城
副院长
讲师简介:
杨凤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视频简介: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在文化的地位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目的、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有关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上,形成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开创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走出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江泽民作为总书记上任之后,当然邓小平的重要政治嘱托其中之一就是这样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江泽民上任总书记之后那一代领导集体起码在讲话中,在理论上特别突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搞、两手都要硬。十四大特别讲说精神文明要重在建设,不搞大批判,正面宣传正面引导它也有一些新提法。而且实际上也有动作,当然这个东西不是说你开始强调开始重视它就马上改观,它需要一个过程。另外即使你强调,一些地区和部门它依然存在着忽视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 再加上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大家知道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阶段,也开启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大解放,改革以一种新的态势向前发展。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和活力,另外一方面也不能否认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起,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也呈现出十分严峻的局面。理想的失落、价值示范、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盛行等等,包括文化产品中很明显属于低俗垃圾的东西在侵蚀文化事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第二个决议,就是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又做了一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指导思想的决议,就是第二个精神文明决议在1996年,又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什么,然后具体的部署有哪些又讲,这个结论,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它提出来这个。 另外大家知道在199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讲话里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个从二分到三分得阐述,也就是说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过去是我们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进的一个内涵,后来199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讲了我们要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分。然后当然没有展开讲,但是它有了这个说法,到了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的时候你看就详细展开就是我们要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要建设有声有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这样大家翻一下此后就是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分,政治、经济、文化,如果涉及到文化说,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一个宣传中的热词。但是精神文明建设也没有消失,它是交替使用。这个原因很清楚,无论是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它内涵一样。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两个部分,精神文明只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所以十五大报告也是这么讲,所以日后是交替使用。 但是大家注意大家都在文化部门我不知道你们关注了没有?当中央以精神文明来制定文件言说社会主义文化的时候,它偏重于思想道德上的建设。而当以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这个角度来做文件来言说的时候,它偏重于文化事业本身,有的时候包括了大篇幅的言说教育科技的发展作为一个大文化概括更偏重于这个。虽然两个内涵一样,但是有所偏重。大家翻一翻我们党的领导人和中央文件没有问题,它有这么一个特点。 2001年,江泽民总书记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大家知道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以法治国方略。四年之后2001年,江泽民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就是要把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这里有一个什么东西。就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然后又确立了以德治国方略,文化建设中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同样更受到重视。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