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讲师风采
杨凤城
副院长
讲师简介:
杨凤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视频简介: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在文化的地位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目的、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有关文化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上,形成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开创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走出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没有问题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大局上搞革命当然要为中国的前途命运设计、奋斗。但是你别忘了你这么来解读毛泽东那代共产党人是不全面的,毛泽东那代共产党人除了爱国主义这个角色之外,还有国际主义的追求就是解放全人类。那非常明显的。我们中国共产党从理论上从文字上突出爱国主义的角色是从抗日战争时期,此前并不突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我们讲是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在理论上做了阐释。你想这样毛泽东只是为了解决中国问题,当然这是他的立足点。毛泽东还有更高的要求,就是我这套革命道路、革命理论是可以适用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来应用的。就是我要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立法,他有这么一个东西。 当年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都很警惕的,比如说我们抗日战争时期,因为中国面临着民族存亡,我得要凸显我爱国者、民族主义者的角色,所以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三几年的时候讲说我们民族,因为过去什么?民族主义历来是资本阶级的思想,这个从马克思、列宁里面的理论里面都是这样。所以毛泽东讲说民族主义得分一分,我们可以有革命的民族主义,苏联斯大林的反映是什么?民族主义历来是资产阶级,怎么可能有革命的,还有反革命的民族主义?所有民族主义都是资产阶级,所以后来就不提了,所以它不一样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对外援助,有的时候是超出中国国家实力,经济实力的,你觉得有点无法理解,它有点国际主义追求,要把革命推向世界。所以它这个道德问题上你看邓小平的话,就是他因为长期的革命家经历,所以他会时时显出,他从话语里面显出他那代共产党人的特点,当然后面话少了,初期还讲。我们得为世界追求革命进步的人们提供前进的方向,为世界上那些思想苦闷的人所羡慕,但是现在我们肯定不这么讲。所以它有一个,就是转型时期还有一个遗留。这个遗留还不是一时就没了,所以你看到了1982年我刚才提到十二大,十二大报告是讲精神文明建设是以什么作为题目?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它还是这样。 然后报告为了让人们了解就是你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同时大家知道我们小平同志中国共产党逐步讲,你中国是处在初级阶段,你怎么提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你得解释。你看十二大报告里面用了上千字解释,为什么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提倡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写共产主义是一个运动,跟我们共产党的产生是相适中的。共产主义是一个思想体系,我们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就可以命名为共产主义,另外共产主义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表现。比如说先进模范人物他就是共产主义道德发扬。另外即使我们从共产主义作为一个制度,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第一个阶段,他费劲唇舌解释。但是你费了这些唇舌,在日后的学习,精神文明学习讨论中大家就可以争论了。你这么提是否合适?因为为什么对老百姓来讲,你一提共产主义,我们不会像你们理论家一想共产主义是几个含义,作为运动、作为思想体系、作为制度等等,我们马上想到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这跟你中国初级阶段相隔太远了。 另外,你说你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是共产主义道德是对全民的要求。如果这样的要求,那显然不实际,而且过去已经提供了教训。所以就引起了争议,我前面提到了1986年。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以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个决议,你看那个决议起草的时候就把这个表达没有了,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这个提法就消失了。因为为什么中央关注到这个争论,胡耀邦当年主持起草这个决议。然后把社会上的反映跟小平汇报,然后也提出了他们当时的意见建议不再提以共产主义为核心这几个字,小平当年点头说可以取消,因为比较现实。所以第一个精神文明决议就没有再提,你一看第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比十二大讲精神文明实际多了。它强调什么?强调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共同理想的重要性,也就是紧密贴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想凝聚人心。 另外,讲的非常实际就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什么?就是对全民的要求,那就是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等等五爱,这是很基本很实际的。当然它最后也谈到了就是模范分子、先进分子他们那种奉献牺牲的精神是存在的,我们而且在社会上要弘扬,但是不能够作为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它那讲要把先进性的要求和普遍性的要是结合起来。所以这就实际多了,它就有这么一个。 我们前面提了江泽民总书记他们那一代领导集体又在1996年第二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第二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的背景我刚才讲了不重复了。但是你看这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一样体现的务实、实际的精神,它核心是讲什么,跟第一个决议有所不同。它有所提升,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