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我们要增加住房投入。住房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对于没有住房的人而言,住房就是生活必需品。对于已经有了第一套住房的人而言,住房可以是改善品,也可以是投资品。所以目前我们国家首先要保障居民户的第一套基本住房,确保中国居民的最低住房标准。
第四个要增加投入的就是就业投入。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一个人没有就业机会,那么他的生活收入就没有来源和保障。政府要在就业保障上增加两方面的投入。一提高失业救济标准,二增加失业居民包括农民工进城的技能培训。
第五方面,我们要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保障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基本的公共安全网,也是一个社会人道的最后屏障。社会保障水平太低,将使有大量的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收入水平不足而带来生活和生存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大力投入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第六个民生投入的方面,就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应该成为民生保障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环境是人的生存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水质量,以及其他污染,决定了一个居民的生活质量的高低。所以我们应该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是应视为决定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所以从以上方面来讲,民生投入我们要加大医疗、科教、住房、就业、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
五、推进经济社会改革问题
五是推进经济社会改革问题。改革创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深化改革创新问题又提出了新的说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财政、税收、金融、资源价格以及国有企业、非公经济、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
中国的体制改革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体制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下面我给大家就中国的体制改革问题,尤其是保障中国持续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几个体制的问题,分析如下:
2、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第二个中国重要的体制改革,是公共财政体制改革。100多年前,瑞典的社会主义者提出,所谓社会主义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向富人征税,二搞公共支出。在100多年前,瑞典和芬兰国家率先实行了公共财政制度改革。二战以后,北欧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转向了北美国家,美国和加拿大,转向了日本和欧洲。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经过100多年以来,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欧美国家从传统的以流转税为主体,逐步的转向了富人税为主体。目前欧美国家,全国税收主要来源于富人税,而流转税、增值税的比重在不断的下降。
目前,我们国家仍然处于流转税为主体的地步,尤其是增值税占主体。去年我们国家财政收入83102亿,其中税收占了88%。在税收中,增值税占到29%,是中国目前税收的最大税种。而个人所得税,去年中国只有4837亿,占总税的6.6%。在4837亿的个人所得税中,工薪税占到了60%以上。也就是说,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中的60%是由于劳动报酬及月收入去年超过2000元的收入所征的税。
目前我们国家没有向富人征税的国家标准,也没有富人征税的统一定义。据有关专家测算,目前我们国家向富人征的税大约占全国总税的7%,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40%以上的平均水平。比如说,目前美国100块钱的全国税,向10%的富人征的税大概能占到42%左右,日本达到45%左右,而法国能达到60%以上。在北欧的国家,100块钱的税收中,富人征的税大约能达到65%以上,三分之二。显然,中国目前税收制度的改革,最重要的应该是税制体制本身的重新设计和不断的深化。
发达国家目前普遍实行向富人累进征税的制度,包括累进的所得税、遗产税、炫耀性消费税。通过向富人累进征税,使欧美发达国家力求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甚至革命的发生。2008年,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爆发了金融危机,到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结束。但是我们看到,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已经爆发,但是欧美发达国家没有爆发百年不遇的社会革命罢工浪潮及社会动荡。这个社会现象足以让我们反思,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危机这么严重,但社会动荡总体而言并不严重。其根源之一,就在于二战以后,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向富人征税的制度,尤其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动荡和革命的土壤问题。
以遗产税为例,1598年荷兰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的遗产税,到目前全球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实行了遗产税制度。美国目前的遗产税最高税率是50%,日本遗产税的最高税率是50%,北欧的国家遗产税现在最高税率是60%。30年前,美国、日本的遗产税最高税率能达到70%,北欧国家的遗产税最高能超过80%。以美国为例,去年美国联邦遗产税全国平均数来测算,起征点是450万美元。超过450万美元以上,开征遗产税。起征点450万美元,起征税率是20%,遗产总量超过2500万美元统一开征遗产税50%。
从遗产税到所得税,到消费税,也就是说从收入的获取,收入的支配和消费以及遗产的继承,全方位向富人征税,使得欧美国家整体上出现了富人多纳税,穷人多享受保障的这种标准和现实。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反映了欧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完善,社会进步的制度表现。所以,有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者认为,所谓社会主义就是向富人多征税,向穷人多补贴。这样的国家,带有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
从这些的基本的思想和观点以及做法来分析,未来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要逐步转向从目前的增值税为主体,应该逐步转向以富人税、个人所得税、遗产税为主体。通过税收使国家的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得到合理保障,使社会阶层的绝大多数人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能够得到国家税收的支持和保障,这样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才有重大的制度保障。
3、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第三个中国体制改革问题,大家应该关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严格的讲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的根本制度保障。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目前我们国家行政管理改革存在两大问题,一行政效率低,二行政成本高。这是建国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九次重大改革以来到目前还没有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目前我国国家的行政供养的机关人数,包括事业单位的人数比较庞大,目前我国财政供养的全国党政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口大约在6000万以上。这么庞大的行政供养人口,必然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事实上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不光是行政负担重的问题,而且还有行政区化问题。目前我们国家实行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区化,省级行政区化全国现在有31个,地市级行政区化有333个,县级行政区化2858个,乡镇行政区化有40858个。建国以来,我们进行了九次行政管理改革,但到目前为止行政管理改革并没有取得更加明显的突出成就。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行政区化改革迟迟没有推进,所以目前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化改革应该列入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
中国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涉及到三个重要的方面,一职能转换问题,二机构精简问题,三行政机关的透明度问题。目前我们国家职能转换问题已经提出有十年,但是政府行政机构职能转换远远没有结束。行政机关大量承担的,主要承担的是行政审批和社会管理责任,但是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法制各个方面提供的还不够。
现在我国行政管理改革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政府宏观决策的科学性问题、民主问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决定中国宏观政策制定实效的根本保障。由于科学决策水平不高,民主决策水平不高,所以导致了我国一些宏观决策随意性和反复性经常出现。这也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所以加强宏观决策机制改革,尤其是推进中央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说到底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但是改革的进程比较缓慢。多数人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敏感的问题,远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个人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说到底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改革,如何确保中国公民、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
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国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中国的政治改革从来不是禁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在政治改革方面也取得了实效的成果。但是多数人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社会改革相比还是比较滞后的。我个人认为,中国政治改革应该与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同步进行。尤其是要在人民当家作主这方面要有实质性的进展,要确保人民更多的参政权、议政权,包括选举权、监督权。只有政治改革的不断推进,才能确保我们国家的行政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只有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不断提高,才有更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实行、监督和执行。只有宏观经济政策的不断的科学和民主,才能确保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和学习体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包含我国所有经济领域工作,需要结合各行业、各部门的具体实际深入学习。因本人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所限,以上分析和讲解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