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兵法智慧(二)

讲师风采
杨天林
广州民营经济研究会人力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中旭商学院高级讲师、北京中智信达特聘专家
讲师简介:
杨天林,广州民营经济研究会人力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中旭商学院高级讲师、北京中智信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特聘专家。《孙子兵法》应用专家、高级培训师,拥有多年的管理经验,是典型的实战派专家。其实用、风……
视频简介:
三国时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曹操更是家喻户晓的一位,虽然社会上对曹操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无论如何他的智慧是不可否认的。一生以汉朝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广泛屯田,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本视频用三国时期的人物案例为大家说明什么是道行天下。道义为何物,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中国的文化非常奇妙,点点滴滴都映射出道的影子,祖先们揭示的生命奥秘现象,随时随地都能再现于社会应用之中,那么三国时代的枭雄们又是如何做到道行天下的呢?杨天林,《赢家大讲堂》栏目专家,新加坡中华国学研究院特聘专家,清华大学中旭商学院高级讲师,广州民营经济研究会人力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总裁网金牌讲师。杨天林老师不仅授课风格实用、风趣、富有哲理,其本人更是拥有多年的管理经验,是典型的实战派专家。近年来杨老师一直致力于弘扬兵法智慧,融兵道、人道、商道为一体,是《孙子兵法》和三国智慧在新时代广泛应用的大力倡导者,其“真诚、踏实、智慧,有用才是硬道理”的培训格言,更是受到无数学员的广泛传诵。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 现场的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赢家大讲堂》 我是杨天林 我们今天分享的题目是 《三国兵法智慧》 上一集我们讲到三国兵学 我们认真研究这三国 很多的军事家 他们不但是军事方面的实践者 而且是理论家 一讲到曹操善于做学问 也讲到了诸葛亮写了 《孔明兵法》 那么我们感觉 三国是一个兵法智慧的宝藏 那我想 我们在三国里面 我们怎么学呢 我们首先要学怎么做人 我们讲了 这个社会啊 做人再做事 真的是这样 先做人再做事 有的人人都做不好 你怎么能做好事呢 比如说董卓很残暴 典型的没有做好人 因此他死的很惨 而袁绍不懂得用人 他也败得很快 而我们的吕布同志 是坑爹的创始人 因此最终把自己的命也坑进去 可见做人很重要 因此我们这一集的题目 叫《道行天下》 因为中国人特别讲道 《孙子兵法》说 道 天 地 将 法 道排第一呀 可见这个道是很重要的 我们看看《三国志》 当年 曹操和袁绍都是高干子弟 那现在的说法可能算太子党 他们经常在一块儿 搞了个高端聚会 有一次 曹操和袁绍就说呀 如果这个天下乱了 今后我们怎么办呢 有什么打算没有啊 袁绍说 吾南据河 北阻燕 代 兼戎狄之众 南向以争天下 庶可以济乎 意思就是说我袁绍地盘很大 我固定资产很多 我用我的地盘 用我的资产 再往南方去争 可不可以 曹操说 吾任天下之智力 以道御之 无所不可 曹操在用什么 用智力 智力是什么 人才 曹操的一生发过三道求贤榜 唯才是取 以道御之 无所不可 可见道行天下 曹操是讲道的 而这里面就反映 曹操和袁绍的格局 根本就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一个仅仅是讲实力 另一个在讲什么 讲道 最终谁赢了呢 历史告诉我们 讲道的赢了 我们发现曹操拿着的格局 就比袁绍高 在《道德经》里面讲 道常无名 朴虽小 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自宾 翻译成现在什么意思呢 道永远处于无名而质朴的状态 他虽然幽微不可见 天下却没有人能使它臣服 侯王如果能坚持它 万物将会自动的服从 可见啊 这个道无所不在 遵道的你就能够胜利 不遵道的你就一定会失败 其实我们中国人啊 不管你承不承认 我们骨子里都流着 这种传统的血液 我们的思想 都有传统文化的记忆 遵道的永远能得民心 不遵道的永远为历史 为人民所抛弃 所以说曹操在道的方面 已经比袁绍技高一筹 曹操啊 他不仅是嘴上这么说 而且他用实践来践行 他对道的观点 我们看看曹操的具体表现 公元190年 董卓很暴 很残暴 所以说天下的义兵 联合起来讨伐董卓 但是很遗憾 袁绍这帮家伙胆小如鼠 根本就不出击 他一个人带着军队去打 结果遇到董卓 他实力太弱了 与战不利 士卒死伤甚多 这下把曹操给害苦了 打的他七零八落 我们不管说曹操这个人 失败还是成功 但是他这种勇敢的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说 我说曹操在实践 他践行道的精神 而我们袁绍呢 就坐在那里 作为义兵的统帅 他在干什么呢 大家看看 坐在那里喝酒 喝红酒 你看看 诸军兵十余万 日置酒高会 不图进取 天天在那里喝酒 唱流行歌曲 曹操说你这帮人 简直是不足与谋 你看怎么说的 今兵以义动 持疑而不进 失天下之望 窃为诸君耻之 我甚至为你们感到害羞 害耻 感到难过 像你们这样的人能成就大事吗 所以说我们发现 曹操这个人有追求 有抱负 有行动啊 《道德经》说 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按我们现在的说法 上等的士人听见道的道理 就立刻去实施 我们觉得曹操就是上士 刘备也是上士 他们在不断地去追求啊 去实践 而中等的士人听见道的道理 有的时候想起 有的时候忘记 若存若亡 下等的士人 听见道的道理就大加嘲笑 各位 扪心自问一下 你在实践道吗 道不是拿来说的 不是拿来看的 而一定是你去做的 中国有句古话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