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之孙武(下)

讲师风采
解说
暂无
讲师简介:
暂无
视频简介:
孙武,被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3万打败60万楚国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孙武伐楚胜利后,吴国从此强盛起来。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吴国夫椒之战,夫差攻越取得胜利,占领了越都会稽。越王勾践求和,于是吴王夫差让越王勾践做了自己的马夫。随着孙武辅助吴王西破楚国创出了辉煌时刻的到来和吴王霸业的建立,孙武显赫的名声达到了极点。同时孙武似乎也走到了功名的尽头,孙武已不再受到重用,吴王夫差重用奸相伯嚭,大兴土木,又迷恋越国美女西施郑旦,沉醉于酒色之中。国力日衰,民不聊生,国民怨声载道。 而另一方面,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东山再起,孙武看到吴国已危机四伏,灾难不日将至,自己无力挽救濒临倾覆的吴国,便飘然北归,在故里隐姓埋名安度晚年。此后,孙武名字便从各种史料中消失了。孙武也便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他不再理会谁胜谁负,谁输谁赢。然而他的兵法巨作却流传了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纵观孙子的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人类留下了《孙子兵法》这部伟大的军事著作。关于军事理论的产生,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和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因此孙武著述的《孙子兵法》也必然是在春秋末期及其以前战争经验的总结,它既表现了军事家个人的才智,又是所处历史时代的必然产物。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个人和一部书对我们今天的世界依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为弘扬孙子兵法文化再现兵圣孙子故里。以《孙子兵法》为灵魂的孙子兵法城、孙子故园在孙子的故里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惠民县建立。孙子兵法城广场中心是象征两军对垒的中国象棋棋盘,以楚河汉界为广场到旅游区的主通道,两边纵向布置棋子状喷泉。棋子东西各九只,依阵势排列。广场的东西边界以绿化灌木植物修建成城垛状绿篱,绿篱的内侧坡面上种植着草型盾牌,广场上十八个灯柱仿十八般兵器形状而制。广场南部正中置一座卧碑,正面用中英文刻“中国孙子兵法城”。 孙子兵法城中设有孙子兵法文化展示区,由武圣府、武圣演兵场、八阵馆、古代兵器馆等组成。占地238亩的华夏第一兵学殿堂—武圣府是一组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秦汉式建筑群,全面展示《孙子兵法》的兵家智慧及相关军事文化。整个建筑群疏密有致,摆布均匀,布局严谨,中贯轴线,左右对称。平面布局沿中轴线自南向北布置阙门和十五个大殿,纵向一子排开,全长999米,宽88米。武圣殿内部总计陈列实物1000余件,展示战例200余例,真实的再现了兵学文化的丰富内涵。 第一大殿取名为序殿,殿中树立着一代兵圣孙武的大型立式雕像,像高8.8米,重48吨,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孙武雕像。序殿用于展示孙子家世和故里惠民的历史文化,具有序引各殿的作用。第十五大殿取名泽世殿,其寓意为孙子兵法恩泽后世之意,起着统揽全院的作用。站在德胜门纸上得泽世殿之内,即可获得代君检阅德胜回朝将士的美好享受,又可统揽武圣府之全貌。 虚实殿建于武圣府大院的中心位置,是十五大殿中的核心建筑。站在宏伟的虚实殿之中既可观看武圣府的全景,又可统揽惠民县古城的全貌。既能体味孙子成竹在胸的将帅风范,又能领略吴宫内美女演兵的战争场景,使人游乐无限,流连忘返。中间十三个大殿展示《孙子兵法》13篇,各定分别用十三篇的篇名定名,内容详实、生动具体、耐人寻味。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