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一)—意外登基(上)

讲师风采
赵晓岚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讲师简介:
赵晓岚,文学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姜夔与南宋……
视频简介:
公元961年,在盛唐之后,经历了五十余年割据征战的五代十国,已经进入了末世。一位名叫李从嘉的年轻人,在南唐首都金陵登上了王位,他就是日后被称为“南唐后主”的李煜。也许这位年轻的皇帝此刻并不清楚他的国家所面临的危险,因为在此前一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政权,势力强大。然而此时的南唐国经历两朝发展却呈现出末路的颓势,李煜也许没有想到,在他登上王位的那天,他的命运以及他国家的命运已经改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画外音:     公元961年,在盛唐之后,经历了五十余年割据征战的五代十国,已经进入了末世。一位名叫李从嘉的年轻人,在南唐首都金陵登上了王位,他就是日后被称为“南唐后主”的李煜。也许这位年轻的皇帝此刻并不清楚他的国家所面临的危险,因为在此前一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政权,势力强大。然而此时的南唐国经历两朝发展却呈现出末路的颓势,李煜也许没有想到,在他登上王位的那天,他的命运以及他国家的命运已经改变。那么李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是如何登上王位的呢?从今天起,让我们跟随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一同走进“南唐后主”李煜的人生,感受他凭阑江山的无限怅惘,解读他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李煜——意外登基,敬请关注。 赵晓岚: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历史人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我们称他为“后主”李煜。李煜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首先是一个错位的帝王,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天生的情种。但我认为,这个李煜他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是什么呢?他是一个天才的、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他所创作的歌词,几乎首首都上了那个时代的“最流行金曲榜”,其中有些歌词至今都是脍炙人口呀。我想在座的大家很多都听到过,可能还唱过。比方说《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再比如有一首《乌夜啼》,大家也可能比较熟悉——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那么李煜,他是怎样地把这多重的人生角色集于一身的呢?在他故国的雕栏玉砌边,他究竟留下了哪些令他永生难忘的往事?在他的传奇而复杂的一生中,他又品尝过什么不同于一般的滋味呢?要了解这些,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李煜的人生和心灵的真实世界。   公元961年的7月,在南唐的首都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一场盛大的登基典礼正在举行,一位名叫李从嘉的青年,身着黄袍,踩着红地毯,一步一步地向那张象征最高权力的龙椅走去。从此他将拥有另一个新的名字--李煜。“煜”是照耀的意思,就象征着他今后将要像太阳一样把他的光辉洒遍他的国土和人民。我们想,这样的时刻有多少人是梦寐以求的,又有多少人为它争得是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呢。但是对于李煜来讲,这样得时刻绝对是个意外。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他登基以后写给宋太祖得报告中间,我们就可以知道:    自出胶庠,心疏利禄,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    胶庠是古代对学校的称呼,荫育就是指的庇护和抚育。巢父、许由、伯夷、叔齐这四个人是古代宁做隐士也不当皇帝的高人。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我自从出了学校,对功名利禄是心不在焉,靠着父亲和兄长的庇护和抚育,我的日子是过得自由自在,心里只希望追随着巢父、许由、伯夷、叔齐的足迹,仰慕着他们,宁当隐士也不继承王位的高风亮节。那么这个自小生长在皇宫,而且最终也登上了皇位的年轻人,他为什么连一点权力欲都没有呢?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