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九集(上)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作为传统启蒙读物的《三字经》,向孩子们推荐和介绍儒家经典著作是它的一项基本任务。《论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一些言语行事,被奉为儒家经典。人们在强调《论语》的价值和和意义时,总会提到这样一句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论语》是怎样的一部书?是什么人最终编订完成了《论语》呢?“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究竟是怎么来的?而钱文忠教授为什么会认为这种传统的看法并不正确。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作为传统启蒙读物的《三字经》,向孩子们推荐和介绍儒家经典著作是它的一项基本任务。《论语》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一些言语行事,被奉为儒家经典。人们在强调《论语》的价值和和意义时,总会提到这样一句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论语》是怎样的一部书?是什么人最终编订完成了《论语》呢?“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究竟是怎么来的?而钱文忠教授为什么会认为这种传统的看法并不正确。且听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九集。 【钱文忠】上一讲我们讲到,根据《三字经》的意思,当孩子们认了一定数量的字,基本掌握了训诂、句读这样的一些读书的基本的技巧,这个我们都解释过了。然后呢,学习了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六种技能的这样一种小学的科目以后,那么孩子们就要开始进一步地学习。进一步学习的话,当然离不开读书,那么读什么书呢?《三字经》告诉我们应该读“四书”。顾名思义,“四书”就是四部书,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四部最重要的典籍。哪四部书呢?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统称《四书》】 在这里,我必须先请大家注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三字经》的排列顺序。《三字经》的排列顺序,是有它独特的考虑。这一点我们在后面来讲。首先,按照《三字经》的顺序,它当然首先要讲《论语》。《三字经》用了12个字来讲《论语》,哪12个字呢?【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很清楚。论语这部书,一共有20篇;群弟子、有好多弟子,不是一个,有好多、一群弟子;记善言、记录下那些好的语言,非常有教益的这些语言。 字面意思似乎是清楚的,但是要仔细琢磨起来啊,就不那么简单了。第一点,《论语》的论是一个动词。不是今天我们讲的某某理论的意思,论是编纂的意思、排比的意思。【《论语》,论:编纂】语,是什么?语言、话语、讲话的意思。【《论语》,论:编纂;语:言语】“论语”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孔子讲的话、孔子和他弟子讲的话,这是两类了,还有一类,弟子们辗转听说的孔子讲的话,把它编纂到一起。【孔子,名丘,字仲尼;时代:春秋末期;籍贯:山东曲阜】第二层意思,《论语》作为一个书名,是在这部书编成的时候,当时就已经有了的。而这部书编成,已经是在孔子去世以后,但是,是在去世以后不久。总之,我们可以归纳《论语》的意思就是把孔子、孔子和弟子、弟子辗转听说的孔子的话编纂起来。而《论语》这个书名,是在这些言语被编纂完成的同时就已经有的,不是后人附加的。这个我想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 【字幕配画外音】《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一共有二十篇。《论语》虽然篇幅不长,其中却出现了一些重复的语言,这是为什么呢?而号称“弟子三千”的孔子,到底有多少个弟子呢? 【钱文忠】也许诸位不太知道,《论语》一共有多少字啊?《论语》只有12700来字啊,整个一部书啊。放到我们今天,就是薄薄的这么几页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重复呢?那就要谈到《三字经》介绍《论语》的后面六个字,叫“群弟子,记善言”。它编纂的过程,就是由孔子的弟子们、或者再传弟子们,大家聚在一起,把善言给记录下来。当时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比如这几个弟子,每个弟子手上拿着竹简,当初是竹简。他这简上记录了一句孔子的话,他的简上也记录了孔子的话。首先把不重复的咱们都留下来,重复的话呢,咱们对一对。或者讲一个主题,但是言语并不完全一样的,讲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讲法,大家都把它保留下来,没有把它剔除掉,所以就出现了了重复了。比如一句话这篇里讲过大致的意思,怎么在另一篇里又讲过。这种编纂方法,其实跟佛经里的编纂方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佛经过去编成佛经的时候,写定的时候也是这样,只不过古代印度还没有像我们这样的书写习惯,口口相传的成份很大。我听到释迦牟尼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也听到这么一句话,我们四五个、七八个人,都听到这么一句话,但是这个话好像我们听的都不太一样啊。那么我们都来对一对。对的时候什么办法呢?我就把我听到的释迦牟尼这句话给唱出来、吟诵出来,你也吟诵出来。那么好,我们大家达成一致,把这句话固定下来,写下来就成为经文。《论语》的编纂方法应该说和这个是有一定相似的。 孔门弟子啊,大概有三千人,实际上未必有那么多。好多研究孔子的著名学者都认为,孔子的弟子,大概也就是72人。而且这些孔门的群弟子。大家还一定要记住,他不像我们今天老师招一班学生,年龄都差不多,至多差个半岁,不然你不会在同一年进学。他的弟子、孔门弟子年龄相差极大,分批进入孔门。他年龄最大的弟子子路,子路很著名,是孔门底下的大弟子,只比孔子小9岁。这是年龄最大的弟子。子路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在跟人战斗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帽子、帽带怎么松了,按照孔子的教训,儒家的君子怎么能帽子歪了呢?他就把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