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西游 禅悟人生第八讲

讲师风采
释果宁
讲师简介:
释果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视频简介:
吴承恩先生整个《西游记》都是讲故事,从中却暗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看《西游记》不只是看热闹和故事。而且要从中去悟,感悟人生的一些真理,感悟我们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事。当你真正明白他在讲什么的时候,一部《西游记》真的成就你的人生了。对于企业而言,唐僧师徒等人的组合,也不失一个好的团队:唐僧代表董事长;孙悟空代表总经理;猪八戒代表销售、公关;沙僧代表人事、财务;小龙马则代表企业的龙马精神。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欢迎大家来到《名家论坛》。《西游记》讲到这里,已经要进入放国,唐僧已经要到西天,所以这第十一步就是九思成圣。 儒家在这里达到了圣人,道家在这里达到了仙,佛家在这里还差一步,这叫九思成圣,三个境界。第十一步九思成圣,儒家认为君子必须要有九种思虑,哪九种呢?大家看看你能不能做君子,你能不能最后做圣人,视就是你的眼睛了,你的眼睛要怎么样呢?视思明,明是什么呢?明是一个日一个月,就代表明亮。你的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能看到真的东西吗?你所看到的东西,看到外面的世界,社会乃至一个人,你能看得很真实吗?能看到他真实的那一面吗?而我们做人往往看到的都是假的现象,我们就容易被这个眼睛所骗了,因为你看到的是假现象,假现象会欺骗了你,你很难看到这个真实的本性。 所以古人有一句话叫做智者,就叫视有远近或明和显,智者看到远,看到明,而愚者,就是愚痴之者看到近,看到显。这就是视的含义。当我们看外面世界的时候,你是不是能看到真相,明就是真相,而我们大多数人做人,看到外面都是表象、假象,肆意我们就被外面的表象、假象所迷惑了一辈子,很遗憾。 好了,这是视思明,这是第一步,眼睛开始。第二思呢就是耳思聪,指你的耳朵听来的东西,你是不是管得住你的耳朵,就像圣人的圣,今天讲的这个圣一样,你是否能做耳朵的王,你是否能辨别出真假是非,你能辨别得出来吗?真和假,是和非,就是你的耳朵所听到的,在这里很重要叫耳思聪,这个聪,这个耳有个王,这个聪这个耳朵,繁体字这儿是这样的。你总能做到耳朵的王吗?就是这个意思,你最能耳朵的王吗?那么你这个就叫聪。那就是真的,所以儒家的孔圣人到了那一步,七十岁才耳顺,耳顺了你说什么都可以,说好听的也笑一笑,你说挖苦的难听的也笑笑,你伤害不了他了,因为他已经完全总就是完全可以做耳朵的王了,他完全做到耳思聪了。这就叫耳思聪,要管住你的耳朵,那么就叫聪。 那么第三个色思温。第三个就是你的表情,就是你的情绪代表色,这个色代表你的情绪,代表你的表情,就是说你能做到温吗?温是什么意思?按照儒家的解释就是喜怒哀乐皆不发,发而皆中节。中和者天地育,万物生,就是你喜怒哀乐你发出来,你是不是发出来,要么伤害别人,要么伤害自己。大喜大忧都不对,就是这个情绪的表达,你要表达你情绪的时候,是不是表达的恰到好处就是温,不冷不热那叫恰到好处,就是温。热了就是过急了,冷了就是你没有那一份激情,你缺乏温,你人生没有那份热情,但表现出来恰到好处就叫温了。你看那种大智若愚的人,那种真正干大事业的人,他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就是温,任何场合他都很有定力,不会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而我们做个凡人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外面让我们生气,我们马上就生气了,甚至马上就怒火中燃,要打要杀,很遗憾对自己一点把持能力都没有,就是你无法做到。当你要表达你情绪的时候,你就像儒家的君子一样,想一想能不能做到温,这就叫思啊,九思就可以成圣了,一步一步的视思明,耳思聪,色思温。 貌思恭,貌思恭是什么意思?这个貌代表你的行为,代表你的做人,你对任何事情是不是有一份恭敬心,你只要有了这一份恭敬,告诉你这个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后面再加上你的努力和才华,大多数人做事情都是心不在焉,你这一生怎么能成就,所以做君子就要告诉你也一样,对待万事万物,人、事、物,都要有一份恭敬。乃至你对待一花一草一木倘若你有那份恭敬心,你试试看,你刹那之间就从那朵花刹那的,你就从它身上能感受到一份美好,感受到那份温馨,花的美丽大家都可以看到,可是你对它的心态的不同,你就得到的不一样。万事万物都如此。 倘若我们看外面的世界,我们看外面的山水,我们看日月星辰,我们用欣赏的心,用一份恭敬的心去面对它,告诉你,你即使烦恼得要死,但是你在面对它一拥份恭敬心去看它,刹那之间那个天地的能量,这些花朵、日月、星辰,自己存在上面的生命能量它会输给你,让你感觉到你的烦恼、你的痛苦,渐渐地就轻了,你并没有对它做任何事情,你也并没有想去改变自己这个烦恼和痛苦,而是有一份恭敬心去面对外面的自然,外面这个世界。还别说你面对人了,你真的想去帮助一个人,你真的想从他那里得到利益,得到他对你的理解和支持和认可吗?对他恭敬,这个恭敬不是拍马屁记住了,是用真心相待,就是用自己的这个真心去待他。你就完全能得到他对你的信任和认可,你从中就能受益,只要你这一念,你已经受益了。 做人做得失败,大多数人一生不成器,就是因为做什么都很虚伪,没有一个真心,就是这里,要思要想。我的行为,我在面对外面世界,我是怎么样的心态,这个地方就是恭。 言思忠。这是第五言思忠,你的言语所说的话,是不是真话一句话,还是假话,所以佛门叫不打妄语,你要成佛你要修行,第一戒就叫不打妄语,你能不能做到?不要说谎。但是很多人也问了,师傅那个善意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