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取得的宝贵经验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取得的经验教训
1、正确认识思想路线的理论地位
学马列学什么。马克思主义文本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著作,马克思的书信,马克思的文章,当然还有恩格斯的东西,这个理论是他们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经创立广泛传播,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从各自的角度去解读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多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人学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俄国和日本。但是两者有一个很细微的差别,俄国回来的人是领袖,日本回来的人是学者。所以我们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列宁主义。
学马列学什么,马克思主义有大道理,中道理,小道理。小道理要服从中道理,中道理要服从大道理,最大的道理是世界观、方法论。所以毛泽东说,学马列要活学活用。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意思是学马列学的太多,很多东西要到老祖宗那儿寻找理论根据,老祖宗不说就不敢做,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现在中国社会变了,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特别是领导干部层面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现在40岁左右的领导干部,特别是理工科出身的领导干部,相当一批人没有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系统教育,相当一批人没有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这些干部将来要站到更高的历史舞台上,负有更大的责任,做出更高的决策。没学好马克思主义,怎么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一个问题。所以去年5月13号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员开学典礼上,很明确的提出领导要干部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这是在当今中国社会条件下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
2、深刻认识思想路线的基础作用
小平同志说思想路线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很难,贯彻落实思想路线更难,始终不渝的坚持思想路线难上加难。正因为难就一定要去做。
3、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内涵
十二大之前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党的思想路线,十二大写进新党章,到十七大没有再进行修改。要注意的是,这四句话前三句是毛泽东同志提的,第四句话是小平同志加上去的。小平同志加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要建立实践的权威,这句话是由无数党员生命和鲜血,甚至是以高级领导干部生命和鲜血取得的认识成果。
中国人太喜欢从书本出发,太喜欢以文件为示,太喜欢按经验办事,太喜欢依赖于模式。在这方面吃的苦头很多,受的挫折很多,一定要深刻体会小平同志加上这句话的含义。
4、准确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统一
这三个词都不是共产党人的发明。“实事求是”最早来自于班固的《汉书》,汉景帝的儿子刘德,特别喜欢读古书,在校刊古书的时候,绝不把自己主干想象的东西加到古书当中去,所以班固给他写撰,用了八个字——休学好古,实事求是。讲的是治学的态度。所以很多中国古代文人把实事求是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湖南岳麓书院一进门大横匾“实事求是”是明国时期的老先生写的,跟共产党没关系。“与时俱进”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词,很多人用。梁启超的文章题目是“解放思想”,他说假如拿一个人的思想作为金科玉律,范围一世人心,无论这个人为古人,为今人,为凡人,为圣人,总之是将社会的进步勒令停止了,将个人的创造力谋杀了。没有解放思想,社会不可能前进,人不可能创新。
50年代毛泽东同志也讲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敢闯。当时有一本小册子,就类似现在的红头文件,四个大字解放思想,一开篇号召全国人民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我们一穷二白,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要尽快的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但是真理是有边界的,真理向前迈出一步,哪怕向着相同的方向迈出一步,真理就变成了谬误。当时就犯了这个错误,号召人民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向前迈出了一步,说每个人都可以打老虎,结果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是干不到,而是想不到,思想能走多远人就能走多远,很荒唐。
最开始亩产五万斤、十万斤、二十万斤水稻。有人说一个大蒜头可以长到几公斤,有人说一个绿豆角可以长到几两重。到了秋天的时候,一棵大白菜可以长到几百斤,当时中央党校的校长看到后,给地方打电话,要眼见为实。根本不存在。所以他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说,假如党的早期领导人不知道一亩地能打几十斤稻子,一棵白菜不能长几百斤,可以理解,他们是洋娃娃,他们是吃洋面包长大的。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是种过地的,难道真的相信一亩地可以打几十万斤稻谷,一棵白菜可以长几百斤,这是自欺欺人。
共产党人犯了不少自欺欺人的错误,现在研究这个问题,必须牢记两大教训,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取得的经验教训
1、正确认识思想路线的理论地位
学马列学什么。马克思主义文本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著作,马克思的书信,马克思的文章,当然还有恩格斯的东西,这个理论是他们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经创立广泛传播,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从各自的角度去解读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多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人学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俄国和日本。但是两者有一个很细微的差别,俄国回来的人是领袖,日本回来的人是学者。所以我们意识形态中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列宁主义。
学马列学什么,马克思主义有大道理,中道理,小道理。小道理要服从中道理,中道理要服从大道理,最大的道理是世界观、方法论。所以毛泽东说,学马列要活学活用。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意思是学马列学的太多,很多东西要到老祖宗那儿寻找理论根据,老祖宗不说就不敢做,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现在中国社会变了,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特别是领导干部层面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现在40岁左右的领导干部,特别是理工科出身的领导干部,相当一批人没有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系统教育,相当一批人没有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这些干部将来要站到更高的历史舞台上,负有更大的责任,做出更高的决策。没学好马克思主义,怎么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一个问题。所以去年5月13号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员开学典礼上,很明确的提出领导要干部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这是在当今中国社会条件下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
2、深刻认识思想路线的基础作用
小平同志说思想路线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很难,贯彻落实思想路线更难,始终不渝的坚持思想路线难上加难。正因为难就一定要去做。
3、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内涵
十二大之前小平同志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党的思想路线,十二大写进新党章,到十七大没有再进行修改。要注意的是,这四句话前三句是毛泽东同志提的,第四句话是小平同志加上去的。小平同志加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要建立实践的权威,这句话是由无数党员生命和鲜血,甚至是以高级领导干部生命和鲜血取得的认识成果。
中国人太喜欢从书本出发,太喜欢以文件为示,太喜欢按经验办事,太喜欢依赖于模式。在这方面吃的苦头很多,受的挫折很多,一定要深刻体会小平同志加上这句话的含义。
4、准确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统一
这三个词都不是共产党人的发明。“实事求是”最早来自于班固的《汉书》,汉景帝的儿子刘德,特别喜欢读古书,在校刊古书的时候,绝不把自己主干想象的东西加到古书当中去,所以班固给他写撰,用了八个字——休学好古,实事求是。讲的是治学的态度。所以很多中国古代文人把实事求是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湖南岳麓书院一进门大横匾“实事求是”是明国时期的老先生写的,跟共产党没关系。“与时俱进”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词,很多人用。梁启超的文章题目是“解放思想”,他说假如拿一个人的思想作为金科玉律,范围一世人心,无论这个人为古人,为今人,为凡人,为圣人,总之是将社会的进步勒令停止了,将个人的创造力谋杀了。没有解放思想,社会不可能前进,人不可能创新。
50年代毛泽东同志也讲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敢闯。当时有一本小册子,就类似现在的红头文件,四个大字解放思想,一开篇号召全国人民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我们一穷二白,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要尽快的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但是真理是有边界的,真理向前迈出一步,哪怕向着相同的方向迈出一步,真理就变成了谬误。当时就犯了这个错误,号召人民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向前迈出了一步,说每个人都可以打老虎,结果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是干不到,而是想不到,思想能走多远人就能走多远,很荒唐。
最开始亩产五万斤、十万斤、二十万斤水稻。有人说一个大蒜头可以长到几公斤,有人说一个绿豆角可以长到几两重。到了秋天的时候,一棵大白菜可以长到几百斤,当时中央党校的校长看到后,给地方打电话,要眼见为实。根本不存在。所以他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说,假如党的早期领导人不知道一亩地能打几十斤稻子,一棵白菜不能长几百斤,可以理解,他们是洋娃娃,他们是吃洋面包长大的。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是种过地的,难道真的相信一亩地可以打几十万斤稻谷,一棵白菜可以长几百斤,这是自欺欺人。
共产党人犯了不少自欺欺人的错误,现在研究这个问题,必须牢记两大教训,第一个教训是每当犯一次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错误之前,都有一次很残酷
三、真正把握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讨要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三个没有变”,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国情没有变,第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主要矛盾没有变,第三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中国国情一般讲主要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30年走到今天现在面临的问题有几个,第一个前面是成绩,后面是问题。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2012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世界第二的地位,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的100位左右,人民并不富有。
第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30年中国的经济基本上是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在发展,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原来的主题叫“快速平稳发展”,党的十二五规划把关健词做了调整,叫“平稳较快发展”,首先要平稳。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像一个满载高速行驶的汽车,这么开下去会面临很多的问题,现在要调整经济结构,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车要拐弯,直接打方向,一脚刹车到底,肯定策反,就要一边点刹车,一边减速,一边慢慢打方向。只有把速度控制下来,才可能去调整,才可能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第三,人力资源丰富,但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次匮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
第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但是工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依然不少。现在到农村去看看,农村谁在留守,农业谁在从事,许许多多问题需要很好的去研究。
第五,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依然困难。
第六,社会创造活力普遍增强,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还不少。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二)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
求是,就是研究规律。规律用哲学的话来讲,就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一定是客观的,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体现出规律,不由人的意志转移。社会发展同样是这样,如何认识规律,如何把握规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当中,党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其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规律知之不多,特别是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然是中国特色,和马克思主义书本上讲的社会主义不一样,和苏联模式那种社会主义也不一样,和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也不一样。这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这代人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去概括,去提炼。
怎么总结规律,怎么认识规律,近平同志讲了一段话,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所以这不仅仅是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认识工作领域规律的必由之路。
(三)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实践一定要依靠人民群众。就带来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通常表达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党的一大13个代表的年龄,最大的何叔衡45岁,最小的王进敏只有19岁,平均29.3岁。都是知识分子,学富五车,很多出身非常高贵,非常富有,已经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有了很稳定的收入。明知造反要坐牢,要砍头,要丢掉身家性命,为什么要到上海组织共产党?只有一个解释——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信仰。不是个人生活不下去,不是家族生存遇到了问题,而是为这个社会过不去,要解决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问题,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宁肯抛头颅撒热血。正是因为理想信念信仰,为了解决时代的主体,把一帮热血青年凝聚到一起,组织了共产党,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理想信念信仰激励着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用了28年的时间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只靠党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三大战役现在不完全统计,800多人次的民工支援前线,淮海战役车轮滚滚,当时华东野战军的司令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所以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党,就没有党的事业,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小平东西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说法,他说改革开放好多东西都是农民创造的,都是基层创造的,有一块地种不上东西,一块水面养不了东西,农民一晚上不睡觉,想怎么做。所以小平说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农民,把基层创造好的东西加以总结,加以提炼,加以概括,加以推广。加以推广就是到群众中去。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根本
(一)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探讨要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三个没有变”,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国情没有变,第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主要矛盾没有变,第三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中国国情一般讲主要是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30年走到今天现在面临的问题有几个,第一个前面是成绩,后面是问题。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2012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世界第二的地位,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的100位左右,人民并不富有。
第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30年中国的经济基本上是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在发展,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原来的主题叫“快速平稳发展”,党的十二五规划把关健词做了调整,叫“平稳较快发展”,首先要平稳。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像一个满载高速行驶的汽车,这么开下去会面临很多的问题,现在要调整经济结构,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车要拐弯,直接打方向,一脚刹车到底,肯定策反,就要一边点刹车,一边减速,一边慢慢打方向。只有把速度控制下来,才可能去调整,才可能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第三,人力资源丰富,但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次匮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
第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但是工业大而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依然不少。现在到农村去看看,农村谁在留守,农业谁在从事,许许多多问题需要很好的去研究。
第五,全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依然困难。
第六,社会创造活力普遍增强,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还不少。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二)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
求是,就是研究规律。规律用哲学的话来讲,就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一定是客观的,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体现出规律,不由人的意志转移。社会发展同样是这样,如何认识规律,如何把握规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当中,党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其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对规律知之不多,特别是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然是中国特色,和马克思主义书本上讲的社会主义不一样,和苏联模式那种社会主义也不一样,和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也不一样。这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这代人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总结,去概括,去提炼。
怎么总结规律,怎么认识规律,近平同志讲了一段话,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再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在实践中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这是认识客观规律的根本途径,也是把握客观规律的必由之路。所以这不仅仅是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认识工作领域规律的必由之路。
(三)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实践一定要依靠人民群众。就带来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始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通常表达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党的一大13个代表的年龄,最大的何叔衡45岁,最小的王进敏只有19岁,平均29.3岁。都是知识分子,学富五车,很多出身非常高贵,非常富有,已经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有了很稳定的收入。明知造反要坐牢,要砍头,要丢掉身家性命,为什么要到上海组织共产党?只有一个解释——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为了信仰。不是个人生活不下去,不是家族生存遇到了问题,而是为这个社会过不去,要解决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问题,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宁肯抛头颅撒热血。正是因为理想信念信仰,为了解决时代的主体,把一帮热血青年凝聚到一起,组织了共产党,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理想信念信仰激励着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用了28年的时间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只靠党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三大战役现在不完全统计,800多人次的民工支援前线,淮海战役车轮滚滚,当时华东野战军的司令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所以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党,就没有党的事业,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小平东西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说法,他说改革开放好多东西都是农民创造的,都是基层创造的,有一块地种不上东西,一块水面养不了东西,农民一晚上不睡觉,想怎么做。所以小平说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农民,把基层创造好的东西加以总结,加以提炼,加以概括,加以推广。加以推广就是到群众中去。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发展规律是一致的。所以近平同志讲了“两个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坚持一切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的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的意愿。小平同志最经典的是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人民群众愿意不愿意等。没有人民什么都没有,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四)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这30年举着解放思想的旗帜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30年有人概括为12次大的解放运动,有人概括为8次大的解放运动,最重要的有3次,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解决的是“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理论武器是实践标准。第二次思想解放解决的问题姓社姓资的争论,理论武器是“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解决的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理论武器是科学发展观。
1、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一个主线——社会主义与发展。第一次思想解放解决的问题是社会主义要不要发展,原来说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社会主义的苗。社会主义就贫穷,不需要发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社会主义一定要发展,是继续坚持纯粹的公有制,计划经济,还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反反复复的大讨论,以三个领域的标准来研究,选择了后者。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一方面在发展,另一方面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一次思想解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发展,怎么样又好又快的发展。围绕这个问题要注意三大解放,第一个解放是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马克思很著名的一句话,理论在于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怎么对待红头文件,现在说法比较多,争议也比较多,质疑也比较多。有的同志说,要创新就不能听红头文件的话,听红头文件的话就不能创新,创新和违规只有一步之遥。现在有的同志说红头文件太多了,红头文件脱离实际没有办法去做,甚至有人公开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怎么对待红头文件?红头文件是从一般的实际出发,讲的是共性的东西。从共性上讲红头文件是对的。它要解决的是一般性的问题,可是中国太大,各个地区的实际太不一样,各个地区的发展太不平衡了。如果中央要出一个红头文件从哪个地区的实际出发,各个地区的情况都不一样。即使是某一个省要出一个红头文件,又从哪一个市的实际出发。某一个市发一个红头文件,又从哪一个县,哪一个区的实际出发,都不一样。
对待从一般实际出发的红头文件,第一吃透两头,第二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吃透两头,第一头吃透红头文件的精神实质,它是干什么的,它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本地区实际是什么,有没有这个问题,本地区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在这两者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
改革开放30年做得比较好的地方都是能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当然现在也遇到一些问题,各个级别的领导干部都关注红头文件,但是不同地区的学员关注点不一样。最简单的来讲红头文件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件事什么东西可以做,第二件事什么东西不可以做。可是一个可以做,一个不可以做,能不能把整个实践领域全部概括掉,很显然不能,在可以做不可以做之间有大量的中间地带,红头文件既没有说可以做也没有说不可以做,不同地区的学员来关注红头文件就很有意思,发达地区的学员往往关注红头文件说什么东西不可以做,把不可以做的东西拿出来,红头文件说不可以做就不能做,做了犯错误,凡是没有说不可以做的地方,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他们眼里不仅可以做的事情可以做,没有说可以做也没有说不可以做的他们也都可以做,所以他们满眼都是可以做的事,他们什么都在做,非常的大胆地创新。
有的地区的学员关注红头文件的是什么可以做,只有红头文件说什么可以做他们才做,红头文件没有说可以做他们统统认为不能做。所以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可以做,但是他们又发牢骚,举一个例子,刚刚修的马路,没有红绿灯,没有限速,没有摄像头。胆子大的人一看,加速出去了,胆子小的人不敢开。有的人跑的不错,有的速度太快了,有的追尾了,有的翻车了,有的出事故了,这条路该管了。装了灯一定先是红灯,限速一定会很低。小平同志讲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要敢想敢创敢冒,红头文件说可以做的事不需要去闯,大胆的做就可以了,红头文件说不可以做,谁去干谁犯错误。红头文件既没有说可以做也没有说不可以做的地方,要去闯,要去冒,要去想,这就是创新。
2、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点做法和体制的束缚当中解放出来
改革开放前29年,积累很多旧的东西还没有完全解放。现在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又积累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毋庸置疑这一些东西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宝贵的精神遗产。同样毋庸置疑的是,有一些东西已经陈旧,已经过时,可能会成为继续改革开放的精神枷锁,沉重的包袱。所以现在的改革开放应该是多层次的,总结关键是:第一,小富即安不求进取,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已经到5000美元,现在已经很富了,还要去进取吗?第二,因循守旧不敢创新。现在这些都很好了,已经都自足了,不能冒
(五)“统一”与“一统”
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统一?研究一下正好与中国古代一个词混淆了,现在讲的是“统一”思想,中国古代讲的是“一统”,董仲舒讲“《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纲,古今之通谊也”,“王者大一统”。到明清之际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主也;一则治,两则乱”在中国历史上一则乱的时候并不少。“统一”是从多到一,“一统”是用一来规范多,用一来制约多,用一来消灭多,最后是封建专制。
(六)“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
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关系,从四个角度来讲:时间上,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就说熟悉的30年,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帜走到今天,可是每一次解放思想都有一个主题,正是为了解决这个主题,才去解放思想。所以它是不可分割的;逻辑上,解放思想是前提,统一思想为解放思想定位定向,小平说的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功能上,解放思想是手段,统一思想是目的。中国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手段异化为目的,轰轰烈烈做工程,忘了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分析情况,为了解决当代面临的新问题;关系上,没有解放思想的统一思想必然导致僵化,没有统一思想的解放思想必然导致胡思乱想。说到解放思想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纪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是就可以胡说八道。不同的活动领域一定有不同的活动规范。最近的日本、欧洲、美国,有的政治家口出狂言、胡说八道,丑闻、辞职、被辞职,出了很多的事情。中国,最近也出了一些事情,所以提醒大家注意自己的手机,现在大家都离不开它,已经产生了依赖。高科技的发展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许许多多的便利的条件,但是恰恰是高科技的东西有的时候也让我们产生许多的焦虑。
(七)政治纪律与学术研究
有的人可能是在私下里发牢骚,结果人家用手机拍了,就上网了。现在最可怕的是,一旦上了网,连纠错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作为公务员,作为政治人物,一定要严谨,一定要每时每刻严格要求自己。政治纪律必须要遵守。
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上个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三次大讨论都是哲学问题,所以概括为,哲学前进一小步,思想就会解放一大步。思想解放一小步,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现在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