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上)

讲师风采
董锁成
讲师简介:
董锁成,男,1962年生于甘肃省平凉市,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基地区域发展室副主任,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区域经济、区域生态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主持和参加完成国……
视频简介: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何在?前景如何?有哪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基地首席研究员董锁成教授,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创新循环经济模式等方面,详细阐述中国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有效途径。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主题是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有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第二,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三,生态文明是人类新的发展阶段和中国国家新战略;第四,创新循环经济模式,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第五,“六城”建设生态城市,推进新兴城镇化,打造宜居低炭人居环境;第六,建设生态文化体系。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下面我讲第一个问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一)深远的历史渊源   第一,深远的历史渊源,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人际关系和谐就可以实现生态平衡,中华民族是世界人口最多、充满活力的民族,而且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的重大事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又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重大贡献,中华文明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跟其他民族进行交流。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个思想在夏商周时代,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时代就已经有反应,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和孟子,天人关系得到了深入的发展,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就是指人类。到了西汉经过董仲舒的系统阐发,天人关系系统的解释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两千多年以来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也深刻影响到现代中华文明的发展。 (二)严峻的形势   第二个严峻的形势,目前中国经济虽然到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第一个就是资源长期短缺。资源短缺一直是长期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当前更成为首要的制约因素。中国就总量来说是资源大国,就人均量来说是资源小国,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量的一半。人多地少,耕地紧张,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关系粮食安全的战略大事。   水资源短缺,首先水危机,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华北地区津、京、辽、冀、鲁三省二市,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5.2%,因此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2009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250亿立方水遭受污染,254亿地下水超采,水危机损失占GDP的3.2%,这个比例是相当大的。   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紧缺,我国的石油储备不足30天,日本是165天,美国是半年。因此我们解决许多世界重大的国际争端,国民经济的发展缺乏石油是不行的。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15年是一千亿,投资能够保90天的安全,也就是咱们在15年以后石油储备也只有美国的一半。目前中国已是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依存度是关系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大的指标,石油依存度如果达到50%到60%将会影响这个国家的战略全局。我们国家从1993年首度成为石油进口国,当年依存度只有6%,一路攀升到2005年达到净进口1.36亿吨,依存度已经达到了警戒线50%了。到2008年就达到了49.8%,2009年达到了50%,2011年又达到了56.5%,今年预计要达到57%,就是接近60%,所以这个是非常严重的危机。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消化量将达到5亿吨,而且2020年还不是中国石油消费的高峰年,预计到2040年前后我国石油消费持续增长长达35年。因此这么长的时间,这个能源、资源将会影响中国的战略全局。中国石油的消费量2005年为3.17亿吨,今年已经接近5亿吨,到4.93亿吨。   我国的能源安全面临四大风险,第一是油价的风险,油价一调整、一上涨,对我们国民经济就造成很大的影响。第二是油源的风险。主要的油源都是在中东地区,另外在俄罗斯、中美洲还有非洲等国家。这些许多油源都被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我们在海外开采石油就要受到这些国家的制约。各国为了石油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演变为局部战争,近年比比皆是。第三是通道分歧,中国现在每年进口的石油70%以上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的,马六甲海峡通过能力已接近基本满负荷状态,再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因此能源安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第四是政治风险,中海油曾经经过尤尼科事例,这个教训表明,石油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它的背后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而不只是一个商业、一个贸易。所以能源外交显得更加重要,对于45种主要矿产可信性论证的结果,到2020年国家可开发的储量能保证需求的煤、天然气、稀土、镁矿等14种,可保证40%到70%的石油、铁、锰、铅、铝土、镍等,而且可保证的这些都是品位比较低的贫矿。   第二个是传统增长方式的挑战。传统增长方式的资源高耗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国家单位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三到四倍,2011年万元GDP的能耗达到了一吨多标准煤,这个大大在下降,但是远远高于发达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