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鳄的故事(中)

讲师风采
解说
暂无
讲师简介:
暂无
视频简介:
扬子鳄,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产于安徽、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它在生理上具有许多残遗特征,分布上的不连续性也说明了这一点。为了探索扬子鳄的奥秘,我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 在江湖和水塘边掘穴而栖,性情凶猛,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为食。6月份交配,7~8月份产卵。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扬子鳄背后有鳍,浑身鳞甲,头尾很像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龙,民间老百姓很久以前就把扬子鳄唤做土龙。依照这个灵感,老人给这条扬子鳄取了个名叫张龙。   看来这条鳄鱼对这个气派的名字很满意,老人一叫它马上就会游过来。于是在这个村子的这间小小的茅屋外,这个静静的水潭边,路过的人们经常可以透过四周的矮树看到这样一道风景,一位老人一边给一条鳄鱼喂食,一边轻轻地呼唤着它的名字,好像是在唤着自己疼爱的孙儿。   鳄鱼是变温动物,自己几乎不能产生体热,因此它们须依靠外界的温度来保持体温。需要温暖的时候,鳄鱼就会找个干燥向阳的地方,一动不动的晒太阳,当鳄鱼温暖后,它们的心跳就会加快,更多的血液就会流向身体表层,多余吸收的热量并分散到体内各处,从而加速食物消化和体形的增长。对温度的过分依赖,使得扬子鳄在大部分时间里,看起来都是懒洋洋的没什么精神。   与扬子鳄近距离接触一段时间后的蔡峰,对扬子鳄的习性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面对着如此安静的生物,他不再害怕了,在张雪松的帮助下,他开始学习如何抓鳄鱼。张雪松首先安排蔡峰在搬运冬眠扬子鳄的过程中,担任中途传递员,也就是其他同事将鳄鱼抓住,然后交给蔡峰,再由蔡峰将鳄鱼送到到池边放鳄人员的手里。经过这样一接,一送,蔡峰慢慢习惯了手抓鳄鱼的感觉,胆子也渐渐变大。张雪松见时机差不多成熟,便安排了一个让蔡峰亲手捕捉鳄鱼的机会。 这天,是保护区对鳄鱼进行抽样身体检查的日子,技术科要从鳄鱼池里捉几条鳄鱼。张雪松决定让蔡峰去试一试。   为了让蔡峰掌握抓捕的规范动作,抓捕工作开始先由老员工给蔡峰做示范。知道了动作要领,拿到了抓捕鳄鱼的绳锁,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蔡峰准备上场了。   几次努力之后,终于有所展获,一条小鳄上钩了,蔡峰将小鳄拽上岸,其他工作人员上前帮助他将鳄鱼装进口袋。一回生二回熟,很快,又一条小鳄被套住了。被捉上来的是一只身长七八十厘米背部受伤的青年鳄鱼。牛刀小试初露锋芒,蔡峰难免有点得意忘形。 蔡峰决定这次他要亲手将小鳄放进口袋,然而就在抓捕过程的最后阶段,蔡峰被咬了……这一天的工作总结是这样的:捕鳄行动,出动人员四名,捉住颚鱼四条,受伤颚鱼一条,受伤人员一名……   第一次抓捕就被鳄鱼咬伤,这无疑对蔡峰的亲鳄工作是个严重的打击,同事们也都担心这一口会让之前众人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确实,被鳄鱼咬伤让蔡峰心里很难受。其他同事在保护区工作那么长时间,很少发生被鳄鱼咬伤的事情,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失误?蔡峰私下查找了很多资料,并且还经常跑到鳄鱼池边去观察鳄鱼,他想知道为什么这次咬伤他的鳄鱼会这么有攻击性。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