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讲话六大原则(五)

讲师风采
黄久凌
北京卡耐基成功素质培训学校校长
讲师简介:
黄久凌,北京卡耐基成功素质培训学校校长;中国卡耐基教育模式的开创者、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公众形象训练专家,首次成功地将卡耐基“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引入大陆,并成功地进行了市场接轨,带动了当众讲话与人际关……
视频简介:
完成一次精彩的公众演讲,不仅仅需要个人的高素质,更需要有带动听众,与听众和谐沟通的高情商。那么,如何让台上台下形成一种融洽的气氛呢?敬请关注本集视频,黄老师告诉你,该如何与听众和谐沟通。为何他告诉我们,有时候可以“不认真做人”呢?与人沟通,尤其在公开场合与一群人沟通,我们又该学会哪些技巧呢?在公众场合讲话,让掌声响起来,敬请收看。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接下来我们看原则五 原则五叫和谐沟通 首先大家看一看 交流和沟通有什么区别 交流和沟通有什么不同 交流是什么呢 可能大家经常 会用到这两个词 交流 沟通 什么是交流 什么是沟通 其实交流就是交换意见 而沟通呢 沟通是达成共识 那我们在当众讲话的时候 都希望我们的讲话 被听众所接受 能够和听众达成共识 那怎么才能让我们的讲话 与听众达成共识呢 让听众同意我们的观点 接受我们的意见 怎么做呢 实际上这里边请大家注意 并不在于你的讲话 有多么深刻的道理 讲得多么科学 多么准确 当然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是想让听众接受你 接受你的讲话 更重要的是你在台上的 这种态度 和听众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和听众之间 形成了一种互相排斥 互相敌对的 这样的一种状态 你讲的话再有道理 听众也不会接受 如果你和听众 形成了相互融洽 非常和谐的这样一种关系 你讲的话呢 听众就容易接受了。 所以下面呢 我提供大家的这样一些方法 都是让我们和听众 怎么能够形成良好互动的 这种关系的 第一点 就是保持低调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有一次在麻省理工学院 演讲的时候 他的开场是这样说的 我要坦白地承认 向这么多科学家 和饱学的专业人士演讲 使我觉得相当的惶恐 我没有受过任何的技术教育 也没有进过大学 我只是从日常生活中 东摘西捡 因此今天我谈到 这些深奥的科学 社会学 与哲学的事件时 相当没有自信 这些事件每一项 都可以研究一辈子 实际上他的这番话 对在场的科学家 有一个非常好的 暗示性的赞美 就是你们研究的东西 真是别人都花一辈子 都研究不了 我在这方面 像个无知的孩子一样 我得像你们学习 所以大家注意 一般的演讲人上台以后 你看很多演讲人 会先向台下的观众 深深地一鞠躬 先鞠一个躬 这个鞠躬是什么样的含义呢 鞠躬就表示 我如果讲得不好 请大家多多包涵 先向听众低头 把头低下来 然后你再抬起来 这实际上是人 一个低调 谦虚的表示 往往这一鞠躬 这一低头 这一举动就能够让听众 一下就接受你这个人 所以你后面 再讲什么样的内容 听众就比较容易听得进去了 就容易达成共识了 所以保持低调 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一点。 第二点 听众参与 在你的讲话发言当中 可以试着让听众 参与到你的演讲当中来 比方说在我们的课堂上 我记得有一位学员 叫霍超(音) 他当时向大家介绍 一个防止人疲劳的 一种放松的方法 叫背拉 这个背拉呢 就是把一只手放到后面 然后另一只手从背后 拉住上面这只手 然后在背后拉 做运动 放松 他说到兴头上了 突然让大家都站起来 我们大家每人都试一试 结果台下的学员都站起来 然后都开始跟着他 做这样的动作 一会儿这只手 放在后面做背拉 一会儿这只手 换一下 又放在后面做背拉 结果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 台上台下融为一体了 形成了一个很好的 这种沟通的这种状态 所以这样呢 就是请听众做参与 参与到你的讲话当中来 请他们有时候做代表 就是你讲的内容 让他们做表演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包括提问 提问也是这样 然后提出问题 请台下的听众回答 你看 他这样的方式 也是请听众做代表 然后跟台上人有互动 有利于我们最后达成沟通 这是听众参与的做法。 第三点呢 提及名字 提及名字是指 我们如果对台下的听众 事先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知道他们的姓名 然后在你 讲话 演讲的过程当中 偶尔提到下面听众的名字 这个也会让台上 台下的 这种交流和互动 形成一种良好的气氛 有一次呢 我在国家广电总局 他们的党校里 做当众讲话的培训 当时感觉到 这次培训有些困难 就是台下的学员啊 有时候会跟我 提出一些反对意见 说通俗点就唱反调 我上面说一句话 下面有人就唱反调 特别有一个女学员 我上面几乎说一句 说一个观点 她在下面呢 就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 我一看今天这个培训 遇到一些困难 那怎么办呢 就在这个时候 我看到每个人的前面 都有那个桌牌 上面有学员的名字 我一下看到了 这个学员名字叫李苹(音) 好办了 那我接下来在 讲课的过程当中 突然说到了一个观点 我出其不意地就说了一下 我说李苹(音) 你对这个问题 你怎么看 她也没想到 我会叫到她的名字 一愣 然后又说了一下 她自己的一些观点 那么我针对她说的这些观点 有些认同的地方 我表示了同意 我发现她就安静了很多 再接下来 我在讲课的过程当中 又有两次提到她的名字 我说你看就像刚才 李苹(音)所说的那样 怎么样 怎么样 我发现再提了她两次名字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