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是以权力来监督权力。
在就是从各个国家来看比较有效就是以权力来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就是说权力监督权力是各种不同的权力机构通过不同的授权的途径,通过你对不同授权途径负责,那么这样形成权力主体之间这样一个监督制衡。这个权力是力量的力,再有就是社会的监督。社会的监督就是权利,也就是利益的利。大家知道这个政府执政党也好,政府也好是掌握着公共权力。那么公共权力就应该为社会、为公众服务,如果说社会和公众的权力交给你了以后,让渡出来的权力交给你了以后,那么你用它为某一个集团或者是为一级,为某一个政党或者某一个人利用公共权力谋私利,那么无论在任何地方都是不被接受的。所以人民民众有权利来对政府进行监督,对公权力进行监督。
那么这个监督我们说在西方国家它也是非常厉害的,民众权力的监督包括什么监督?也就是社会公众监督这个权力的监督包括政党的监督。政党监督不仅有自己本党这样一个监督,同时还有在野党、反对党的监督。那么在野党、反对党的监督是非常有效,因为在野党反对党只有执政党你做得不好的时候,群众对你不满意的时候,在野党它才有可能取而代之,它才有机会。所以这个在野党、反对党它对执政党的监督、最政府的监督是不遗余力,可以说你没事儿还要找事,那就是鸡蛋里头挑骨头。它的这个监督不需要你给它讲道理,它为了自身的利益,它为了自身能够有机会这个监督可以说是很自觉,也很到位。所以我们看到在西方国家很多腐败的丑闻都是由反对党把他给揭露出来捅给媒体,媒体一炒作进入司法程序经常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政党监督非常厉害。
那么本党的监督也是很厉害的。特别是在西方国家,这个政党经常说一个政党分成三个部分,有议会党、政府党和群众党。所谓议会党、政府党和群众党就是议会党就是议会党团这些人,那么他们看问题、处理事情经常是站在党的立场上捍卫党,但是这个政府因为它是掌握着公共权力,所以它视野更宽一些,不仅要代表支持本党这些利益,还要整合其他的,包括反对它的不支持它上台执政的这些民众的利益。所以它的视野要更宽一点。再有就是群众党,所谓群众党就是普通的党员群众他们根据自身利益要求向自己的政府政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部分既有利益相关的东西,同时又有利益冲突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它对政府的监督也是非常厉害,因为政府你代表着是这个党的形象,你的政策也好,你的什么也好,你是代表了这个党的的一个形象。你官员的各种行为也好你是代表这个党的形象。所以党员群众也好,包括议会这些议员也好对政府的这个监督也是非常厉害的。
比如说像我们知道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代表保守党执政做英国首相,她做了15个年头,也就连任几届首相。最后她不是说到了任期结束,一个任期被反对党取而代之,而是被自己的党拉下马的。就是因为她做首相时间长了以后,那段时间一开始做得还不错,这样就开始在党内就表现的很傲慢,那么这样一来她也做了一些事情,包括她的家人、孩子等等的一些事情。最后这个本党对她不满意了,不满意了以后就让这个梅杰取而代之这样一个情况。也就是说本党对她也有监督。如果说一个政府的这些官员或者什么他们爆出这种丑闻,有时候来自自己党的这种批评抨击惩罚可能比社会上来的还要猛烈一些。所以这个政党监督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监督。
那么再有就是新闻媒体的监督。新闻舆论我们知道在西方国家里面,新闻舆论被称作是大众媒体。那么大众的媒体就要为大众服务,所以我们看西方国家的一些媒体记者经常是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抨击这个政府,所以在西方国家有一些话叫什么?说对政治家而言记者就是敌人,那么同时记者也叫扒粪手,也就是说在新闻自由、言论自由这样的一些原则下他的舆论经常是独立的商业的这样一个运作。所以揭露政府的丑闻,监督政府站在社会民众的立场上监督政府的话,这是他们的一个职业习惯。所以新闻舆论的监督也是非常厉害的,我们看在西方国家里面经常是它的这个丑闻就是被媒体揭露出来,揭露出来以后大肆炒作,最后进入司法程序。
我们看这张图片,这是布朗在做首相的时候非常恼火的一件事,他两边在这儿杵着这个太阳穴痛苦得不得了,为什么?就是因为爆出议员,包括执政党、包括反对党议员在内,先是反对党的议员爆丑闻,后来牵扯到执政党。爆出什么呢?就是“骗补门”这样一个事件,就是英国的法律规定如果说你一个议员不是在自己所在城市工作,你当选为议员以后可能你家住在另外一个地方,现在你要到伦敦工作或者到选取总部所在地工作,那么你可以租房子,可以买房子,然后租房子买房子,国家给你一些补贴。结果很多议员实际没有在这个地方买房子租房子,或者他原来在这个地方有房子,但是他也打着旗号领取补贴,所以叫“骗补门”事件。那么这个“骗补门”出来以后媒体大肆炒作,炒作以后最后英国下议院的仪仗马丁就因为这个事辞职了,这也是战后说第一个因为这种事情辞职的一个议员的议长。布朗也被叫到议会里面进行质询,他还要不停的解释,不停的想办法消除这个坏的影响,所以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这就是新闻舆论的监督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再有就是公众的监督。公众的监督既包括温和的形式,也包括非常激烈的形式。温和的形式,比如说举报,比如说要求查询政府的这些档案,包括我们前面说的政府官员的财产申报的材料等等。同时也包括很激烈的形式,我们看这张图片这就是意大利在2010年的时候民众上街的一个图片。这个民众为什么上街了呢?游行队伍都能达到十万多人,他们为什么上街?就是抗议在他们总理贝卢斯科尼的袒护下一些企业偷税漏税。这就属于比较激进的形式,公众的监督我们说也是非常厉害的。包括我们知道的像占领华尔街等等,虽然是针对华尔街这些金融大佬,实际夜袭队政府的一些抗议,也就是说政府你怎么样对这些大佬进行监管等等的这样一些内容。这都属于比较激进的这样的形式。
再有就是选举的监督。选举的监督大家知道选举是你赢我输、你上我下的事情,所以在选举的过程中很多可能平时被掩盖着的这样一些丑闻在这个时候有可能被揭发出来被揭露出来。比如说这个图片就是美国共和党在2008年选举时一个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女士,那么这个美女人家本来在选举前在做一个州州长,而且做得很好,口碑也很好,而且说佩林女士很朴实的一个人。她自己生了几个孩子,然后还收养了几个孩子,然后平时就是到超市里边大卖场里面买那种很一般的民众穿的衣服没有什么两样的,就是牛仔裤等等这样一些衣服穿在身上上班什么的,干得很好,很有成效,很有成绩,口碑也很好。但是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大家知道是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是麦肯恩,是一个老人70多岁了,而这个民主党的候选人是奥巴马是一个年轻的这样的一个人。那么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找了一个麦登也是一个老人就做他的竞选搭档怕人家说他太年轻,从政经验不足,因此他找一个老人跟他平衡一下他竞选队伍。而这个麦肯恩本身是一个老人,他说你找一个老人,人家会不会说我太老了,活力不足。所以我就找一个年轻的,而且找了一个美女,是希望在这个竞选过程中这个美女能够给他增加一点分数。但是这下麻烦了,这个美女因为佩林女士做了副总统候选人以后你要去竞选,你要经常参加群众集会,然后经常出席各种各样的场合,还要在媒体上进行辩论等等,所以就要捯饬捯饬。那么一捯饬捯饬是不是毛病来了,马上被媒体揭露出来说她接受服装公司的高档服装,而且接受高级的化妆品,那么还有说她接受非法政治现金等等这些事情就全都出来了。
出来了以后这下麻烦了,每当这两个党的候选人在进行电视辩论的时候,人家总是问奥巴马一顿你们上台以后你们比如说就业、教育、医疗改革等等,你们在这些方面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等等总在问这样的事情。而一到了麦肯恩和佩林这儿,有的记者提问问什么样的问题呢?说你们上台以后如果你们真的当选美国总统以后让民众怎么相信你们?说你们现在还没有掌握那么大权力,你们就开始做这样的事情。如果说你们真的掌握了权力以后,你们让大家怎么相信你们?你们能不能够给大家一个满意的这样的一个答复。那么这样一来肯定是本来是希望通过她来给自己加点分,但是最后可以说这个麦肯恩不仅因为没有佩林女儿增加自己的分数,相反可以说是减分,最后败下阵来。当然不完全是因
再有我们从世界各国来看它廉政建设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法,法律的法,以法来防腐治腐,严密的立法、严格的执法,不给腐败以可乘之机。我们看在以法治国就是以法治腐问题上,重要的是严密的立法,同时还要有严格的执法。那么从反腐败的立法,也就是廉政立法来看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的立法。一个是限定性的立法。限定性的立法就是告诉你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再有一个就是规范性立法。规范性立法就是告诉你什么是可以做的。还有一个是惩治性立法,就是如果告诉你不能做的事情你做了的就要接受惩罚。各国法律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是在宪法里面就有廉政立法,有的是在刑法里面有,有的是专门的反腐败的廉政建设的这样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再有一点就是严格的执法。这个严格的执法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我们说很多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这个腐败蔓延的程度很高,这个实际上并不是说它没有法律。而是说它有法律以后它的执法不那么的严格,像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现在各种各样的法律文本也是很健全、很多的方方面面的,反贪污法、公务员道德法等等各种各样的法律。但是由于执法不严,使得这个法律经常是成了纸上谈兵,成了一个这样的空头法律,法律的威严树立不起来。严格的执法有三个,从各国严格执法的情况来看法律要想有效、要想有权威,有效能的话它有三个很重要的原则。一个就是有法必依,再有一个就是司法独立,再有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有了法律文本,有了法律你不执行的话,那么这个法律就没有任何权威,它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就成了一个摆设。
再有就是司法的独立,司法的独立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看西方国家为什么有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独立。如果说司法权不独立的受到各种各样情况的约束,那就很难保证这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再有一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发展中国国家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就是越是掌握着权力的有可能腐败的人由于法律面前不能人人平等,他有各种各样的庇护,各种各样的特权,最后他反而不会受到制裁,相反法律是用来约束下级的,更低级的官员的,实际上那些官员反而手里没有更多的权力,他们要受到约束,而手里有很大权力的这些人不受约束。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腐败我们说是一个人治的环境,而不是一个法治的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只有有法必依,司法独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了,我们看真正的是一个法治的环境的话,廉政建设才能够有成效,而且这个成效才能够巩固。我们说新加坡的经验其中有一条是依法治腐,使人不敢贪,这个也很重要。不仅法律制定得很严密,而且执法非常严格。
我们知道在李光耀时期它当时有一个部长,跟李光耀原本是很好的同事,从做工会的时候大家就在一起的。但执政以后他做部长的时候,他有一桩丑闻被暴露出来了,他就去找李光耀就是希望李光耀能够被他开脱一下来逃避法律的惩罚,李光耀当时就跟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我们做的事情就是给这个国家立规矩,如果我们立的规矩我们都不去遵守的话,那这个规矩还有什么意义呢?你让后代的人看我们呢?说你既然做了这样的事情了,你就应该承担这个责任就这样说了,没有为他开脱。这个人回去以后一看没有办法了,最后自杀掉了。也就是说法律面前能不能人人平等呢?你能不能有法必依,按照法律办事,按照规矩办事,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我们满国外廉政建设的经验和启示就是这样几条:
第一,廉政文化我们可以说它是廉政建设的一个基础;第二,就是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是廉政建设要取得成效的一个关键,权力的监督和社会的监督,这是廉政建设反腐防腐的一个有力的武器;再有,我们说法治是廉政建设的一个保障。只有做到了这些,可能才能真正地解决“苹果理论”提出的问题,也就是说从根本上去治理腐败,而不仅仅是不断地从筐里往外捡烂苹果。如果说光是治标不治本的话,有的时候对执政党政府的公信力来说这个伤害会更大,而且会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如果说给你一块苹果不考虑把它放在什么容器里,恰恰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放在温度、湿度很高的地方,它不断地腐烂,不断腐烂,你就不断地捡。你最后会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是什么?就是你不捡,这个苹果就会烂得更多更快,你要是捡得多,捡得越多的话,那民众对你政府的公信力,对政府官员的信任,可能这个信任度就会越低,对政府、对执政党的伤害就会越大。所以我们说怎么样在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吸取国外的这些有益的经验,真正地把我们的廉政建设搞好,治理腐败高发的情况,从根本上去治理的话,有效地治理好这个问题,这可能是我党赢得民众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