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正义与政治现代性(二)

讲师风采
吕勇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讲师
讲师简介:
吕勇,曾先后攻读法学、哲学专业,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获哲学博士。研究领域:政治哲学,当代社会理论,学术兴趣在于试图重构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及其理论。
视频简介:
通过重新整理和审视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西方的华裔专家提出了“中国模式论”的观点,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呢?吕勇博士分析,因为他们认为在过去三十年,在具有中国特色的调控政治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轨迹与西方截然不同,也与前苏联的发展模式不甚相同,所以他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模式是可以借鉴的。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对中国当代思想另外一个争论是2000年以来有这样一个争论,什么争论呢?近三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思想进一步分化,它分化为两个模式,一个是中国模式论,一个叫做普世价值论。那么中国模式论究竟讲一个什么东西?实际上中国模式论是海外学者提出来的,很多在海外的华裔的学者认为中国这三十年来取得很大的成功,经济发展模式是完全不同于西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因此他们就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叫做中国模式论。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跟西方是不一样的,也跟前苏联的模式完全不一样。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讲,中国模式论是可以借鉴的一个经验,事实上中国模式论也另外一个说法叫“北京共识”,普世价值论另外一个说法叫做“华盛顿共识”,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发展在三十年来所获得的这样一个发展,是北京共识这样一个结果。事实上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模式论为什么很重要?很多包括国内的学者,都主张中国模式论,为什么要主张这样一个问题,包括我们中央政府都在强化这样一套理论,为什么要强化这样一套理论,是因为很多人认为中国模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经验的问题,它是一个价值问题,为什么是一个价值问题呢?因为中国模式它有别于西方问题,也有别于苏联模式这样一个事实,就意味着中国有可能为世界提供一套完全不同于西方价值体系。那么我们都知道西方价值体系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尤其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形成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一系列的价值。 那么中国在近一百多年来有没有可能提供出一套与西方完全不一样的价值呢?很多人就觉得中国模式论可以提供这样一套价值,这是中国模式论这样一个观点。 另外一个普世价值论就认为中国发展的模式实际上跟西方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发展实际上还是在西方原来的发展框架之内来进行的,因此就主张自由民主平等等等价值具有普世性,普世性就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必须按照西方这样一套理论来进行。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