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正义与政治现代性(四)

讲师风采
吕勇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讲师
讲师简介:
吕勇,曾先后攻读法学、哲学专业,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获哲学博士。研究领域:政治哲学,当代社会理论,学术兴趣在于试图重构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及其理论。
视频简介:
既然说到中国的政治哲学受到西方哲学的深刻影响,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追溯一下西方政治哲学的渊源,这要从苏格拉底讲起,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被判处的是死刑,但是在当年他的学生是可以帮他越狱逃跑的,却遭到了他的拒绝,因为他认为作为一个公民是要遵守法律的。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来追溯一下西方政治哲学这样一个渊源,我们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他是伯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后来事实上他是被判处死刑,因为当年苏格拉底他在雅典的广场上进行传道授业,就引起了雅典民众很反感他,所以当时雅典人组成了一个五百人会议,以民主的方式来判处他死刑。也就是说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是被判处死刑。事实上苏格拉底当年他是可以逃跑的,因为什么?因为当年他被关在监狱里边的时候,他的学生是看监狱的,可以帮他越狱,他没有逃跑,因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苏格拉底认为,事实上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他是很纠结的,因为他认为他是雅典的公民,一方面他要遵守雅典的法律,但是雅典的法律本身是不公正的,但是他必须遵守它。 另外他又觉得他没有错,所以他要遵守他的良心。因此他要遵守良心,又要遵守法律,因此他是很纠结的。所以后来马克思的老师黑格尔讲了苏格拉底这人太悲剧了,非常的悲剧,因为什么呢?因为他要遵守法律,又要遵守他的良心。也就是说苏格拉底对法律的遵守事实上他是认为雅典民众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来判处他死刑,这样的一种判决是符合程序的。因此他欣然的赴死。但是苏格拉底的死亡在西方引起非常大的讨论,也就是说正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从苏格拉底以来人们所纷纷讨论的一个问题。 在苏格拉底之后,有一个学者叫伯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的学生写过一本书,伯拉图写过一本书叫《理想国》,我们都有一点了解,我们通常所讲的伯拉图之恋,伯拉图之恋实际上就是从《理想国》当中来的,伯拉图在《理想国》当中对正义的理解就认为,在一个国家里面要分为三个统治阶层,劳动者作为一个阶层,第二个阶层是保卫者军人,劳动者奴隶,他的统治者这三个人。在一个国家里面要分为三个阶层,只有这三个阶层各司其职,那么这样一个国家才是正义的,才是公正的。当然了每一个阶层它的德性是不一样的,劳动者要非常的节约,军人要很勇敢,统治者要很智慧,这是伯拉图这样一个理解,伯拉图是从国家结构、国家阶层上来理解正义。那么这样一种正义,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伯拉图对正义的理解跟苏格拉底对正义理解是很不一样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