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之臧否不一(下)

讲师风采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王立群,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
视频简介:
陈平后世评价不高,主要两点:一是盗嫂受金,二是过于圆滑。可是盗嫂一事似乎在历史上找不到确凿的证据,那么经过研究推举此事是否成立呢?另外一事,过于圆滑,因为他是政坛不倒翁,无论是谁掌权,他都是重臣,一般人做不到,后来人看不起恰恰是这一点。陈平的一生中出过奇计,做过一些事,但这些事,缺乏深谋远虑,为人处世世故圆滑,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不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有这段记载),这是陈平刚刚投奔刘邦的时候,刘邦重用他,结果惹得绛侯周勃跟灌婴两个人很不忿儿,就给刘邦提意见。说陈平尽管长得像一个美玉一样漂亮,但是这个人未必有才,我还听说他在家的时候盗其嫂,就是盗嫂,跟他嫂子不明不白。所以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成了一个典故了,只要一说盗嫂,差不多的人马上想到的中国历史上提到盗嫂是两个人,一个是陈平,另外还有一个人叫直不疑,两个人都背过盗嫂之名。当然直不疑后来,直不疑那个盗嫂被证明确实是没有那回事,人家说直不疑盗嫂,最后直不疑说我没有哥,我连哥都没有,我怎么会盗嫂呢?所以直不疑那个简单。陈平的盗嫂他确实有个哥哥,而且他哥哥对他很不错,那么他是不是跟他嫂子有一些不明不白呢? 我们可以看一看记载,《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有两个嫂子,第一个嫂子对陈平不满意,说“有叔如此,不如无有”,有这么一个好吃懒做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结果他哥哥一气之下把这个嫂子给休了。你想想,他这个嫂子对陈平那么恼,她跟陈平会有某种暧昧关系吗?不大可能,他这个嫂子特别烦陈平。后来当那个富人把自己那个孙女,大家知道陈平娶妻了吧,娶了个什么妻子呢?嫁了五次死了五个老公,把这么一个富人的孙女娶回来了,当这个富人让他这个孙女出嫁的时候,他给他孙女交代了两句话,说你到人家家里头千万别因为人家家里穷,你就不守礼节了,见到人家的哥哥你要像对待父亲一样,见到人家的嫂子要像对待母亲一样。可见还有一个嫂子,那么这个嫂子呢,就应当是陈平的哥哥再婚以后的一个嫂子,确实有。 那么是不是跟陈平有什么不明不白的关系呢?我们可以做一点推测。第一,我们看司马迁的态度,司马迁在记载这件事情的时候,用了这么一句话:“绛侯灌婴等,咸馋陈平曰”,用了一个进谗言的馋,就是司马迁说是有些人对陈平进谗言说的话,他用了一个馋,那说明司马迁认为这个事是别人说的谗言,司马迁对这件事是持怀疑态度的,这是第一点。再一点,周勃跟灌婴说人家陈平和嫂子不明不白,周勃跟灌婴了解陈平吗?周勃是沛县人,灌婴是睢阳,就是今天河南的商丘人,而陈平是阳武人,阳武是今天河南的原阳。当然今天如果走高速的话这三个地方很快,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时候这三个地方相距比较远,他们不可能了解陈平,所以周勃跟灌婴是“臣闻”,他俩是听说。 第三,我们看跟历史记载是不是相符,第一看陈平的哥哥怎么看。那么盗嫂盗嫂不是盗的陈平的哥哥的妻子吗?他哥哥是如何反应的呢?我们看到的《陈丞相世家》的记载,是他哥哥非常器重陈平,他哥哥种地让他弟弟读书,他哥哥看见他的妻子对陈平不满意,把第一个妻子休了,说明他哥哥非常器重这个弟弟,假如他弟弟和他嫂子有点什么非同寻常的关系的话,他哥哥恐怕第一个就知道了,他不可能那么器重他,所以从他哥哥的器重来看,应当说不该有这件事。第二我们再来看那个富人,富人要把自己的孙女嫁给陈平,一家人都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他家太穷,只提这一个毛病,没有说陈平这个人品质不好,没有人这样讲。假如真是盗嫂,那么不说穷了,就说这个人品质不好,那肯定不可能嫁给他。现在最难破解的一点就是,刘邦问他的时候,陈平解释了“受金”,他承认,我来的时候穷光蛋一个,我要不吃点贿赂我吃什么喝什么,他解释了,说他自己反复无常,他也解释了,唯独“盗嫂”他没解释。 陈平为什么不解释自己和嫂子的关系,有四种可能:第一,纯属诬陷不用辩解,这是第一点;第二,陈平辩解了,司马迁认为这是谗言不需要记载;第三,刘邦认为盗嫂之事无关紧要,没有问,别人告诉他陈平盗嫂,刘邦认为无关紧要,没问;第四,刘邦问了,陈平默认,只有这四个原因。那么我们根据前面他哥哥的器重,富人的厚望,我们可以基本上断言,前两点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我认为陈平盗嫂这件事情可靠性不大。 那么除了这一点,陈平还有哪些方面被后人不认可呢?那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第二点,圆滑世故,陈平属于政坛不倒翁,刘邦、惠帝、吕后、文帝,连续汉初,就是中央无论换什么样的人掌权,陈平永远是政坛重臣,就这一点来说,一般人都做不到。我们看陈平,首先应当肯定陈平是个智者,很聪明,洞明世事,善于自保,他的自保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他用迎合来达到自保的目的,手段是迎合,目的是自保,这就是陈平,后人之所以看不起陈平,恰恰是在这一点上。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