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与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五)

讲师风采
李克实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讲师简介:
李克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司级),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公务员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视频简介: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我国必须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总体上讲,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一方面在弱化政府行政能力;另一方面又强烈需求政府行政能力的提升。因此,提升政府行政能力是适应社会转型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第二话就是优化流程,我组织功能有了,我要运作,我是个活的,我每天都要做每天的事情。那么车床开起来以后我要出产品,这个流程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直接影响我们行政效能的。所以说规则和流程这个就是我们工作制度,制度层面了。国外搞了一些流程再造这个研究就是说我原来怎么做的全部推翻,做颠覆性的重组,过去说我多少年都是这样的,不加考虑,然后重组,重组以后产生一个新的工作流程,往往可以大幅度提高我的工作效率。有一些事要大胆挑战,说过去都是这么做得,不这么做是违反规矩。我们有时候想想我改一个办法也未必,我不违法违宪不就完了吗?这是提高工作流程。另外还有一些具体环节,我们随时想起来都可以调节。这是流程问题。 第三个就是优化人员。那么我什么都很好,但是人跟不上,所以说优化人员。这可以说是我们机关效能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一个动力源泉。你前头再怎么设计精化后头的人不行,这个也使我们效能难以提高。我想怎么去优化人员呢?要建立一个能够符合人性特征人事管理制度,这个是和我们传统的人事管理一个很大不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过去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不同,比如说从资源层面考虑问题等等有很多解释。我觉得最大不同是针对人性特征,人的一种自然存在的生理、心理反应涉及我的人事制度,这个可能是最有效的。 比如我们在行政行为当中类似针对人的心理设立的制度有不少,比如说我们都是在机关工作我们知道公文当中有一种叫做令,这个令公文特征和其他公文不一样。别的公文盖公章,它盖什么?盖领导人的名章。为什么说它盖名章,别的盖公章,它盖名章。这就是历史延续下来一种针对人的特征有效的一种管理模式,就是说名章比公章更加有效。像特别在国外更是明显,都是认签字不认印章。我们讲这个上面有什么区别?往往一些重大事项颁布的时候,领导人、领袖、英雄、名人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能,这种感召力和号召力,甚至这种威慑力、震撼力。像公安局长令、法院院长令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我举个例子我们感受一下是不是不太一样?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我们建国前最后一个战役叫做长江渡江战役,当时有一个文件叫《中国共产党进军令》,这个进军令是这样子,抬头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挥员和战斗员,这个用的和一般文件不同,这是统称。全体指挥员战斗员我命令你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一二三四,然后是军委主席毛泽东首签的,总司令朱德。你说全军将士说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我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一下就过江了,那个士气那个摩拳擦掌打阵。 如果是按照我们通常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文件是这样的,一个红头文件,然后抬头是:各军区、各野战军、各军兵种说经中央研究决定,定于几月几日几点几分发动长江总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二三四盖个大圆戳,这个江过不去了,你信不信?这个里面明显的是有缺乏这种感召力。所以说在这个事上,你像中国国外和外国它都是这样,什么总统令这个令,它有更好的这个作用。包括商业上的广告名人效应代言人都是用的这种心态,这个人崇拜权力、崇拜英雄、崇拜名人,这是一种基本特征和效应。你不要说是我就是谁也不崇拜,可能有这样的,这个少,应该说从群体来讲这种多。而且我们实践效果好,这个东西就留下来了。当然你像这种形式也是有限定,不是说可以到处用。至少是一个叫重大,一个叫权威,我估计我们搞个村长令也不一定好使,这个有前提。这个就是和人性特征相契合的管理制度。 那么换回来说我们在其他方面,我们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过程当中像这些问题,首先要基本的生活和生存的保障,你这得有,你这个没有的话他怎么忠心耿耿在你这个地方工作。说白天为你打工,晚上不知道到哪里睡觉,这个不行,基本的生存生活必须保障。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