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路线图的战略研究(三)

讲师风采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长
讲师简介:
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64年至1969年任浙江大学助教、讲师。1979年为德国亚琛大学液压气动研究所学者,1981年获联邦德国亚琛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任浙江大学校长,199……
视频简介:
中国科学院在2007年就通过组织几百位专家,在18个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开展了新一轮的科技发展战略路线图研究。此次研究理清了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对重要科技领域的战略需求,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归纳了22项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而且路线图发布的成果不是终点,研究小组将作为常设组织,每隔五年都将推出新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主要的观点是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跟新科技革命的前沿,但是这个重要界定主要是基于以下判断,第二科技革命的发生,它往往取决于现代化进程强大的需求拉动,往往也愿意直射技术体系的创新与突破,它这个两个源头嘛,内外驱动的两个源头,我们觉得呢现在来看,现在当今世界这两个都存在,而且都很强烈。在需求拉动方面呢,比如现代化历程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创新的历史,近代社会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有科技革命的,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的,在现代化进程当中,两次重大的科学革命引发了认识论的革命,进而导致了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的革新,并且为技术革命提供了新的知识的源泉,在现代化竞争当中,几次技术革命都与产业革命交互推进,不是说技术革命一定在前,产业革命一定在后,它有了技术突破以后就开始开始实行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竞争当中又对技术提出了新需求,结果技术又得到飞速的完善了,交互的推进,导致生产率跨越的提升,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引发了经济社会,军事等领域广泛的变革,成为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发动机。这个你比如引发19世纪主要的学科革命化的发展,像哥白尼的学说,日新说,伽利略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察得到的巨大发现,跟这个哥白尼学说得到了引证,另外呢牛顿,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发表了自然哲学,数学原理,归纳了这个物质世界这个运动跟相互作用的基本的规律,实际上是完成了建立了一个经典的科学体系,这个时间段大概是在16世纪到17世纪末。那么与这个相关联的,第二次科学革命,这个相关联的就是这个它还有就是继续发展成为,量子力学,相对论,宇宙大爆炸,DNA基金学板块构造理论,这个计算机科学等六项重大的科学突破,它确立跟奠定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这个时间跨段一个要延续到上世纪前半叶吧,上世纪后半叶以后,除了计算机科学在实践上有比较大进展,科学理论上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只是有渐进性的发展。第二次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导致的生产的需求,确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西欧的农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同时以美国像泰勒兹(同音),流水线为代表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出现到了这个上世纪的20年代,这个20年代末这个汽车制造的兴起等等,它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开启了人类社会上工业革命的时代。第二次的技术革命,将这个工业社会由机械化代入了电气化的时代,它的就业结构,人类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文明初步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形成了以大量,但是形成了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与化学能源为支撑的产业机构,形成了诸国列强竞争的世界格局,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市场的争斗由这导致了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就是亚洲,都是争夺资源,争夺世界范围争夺市场。另外第三次的技术革命它极大的提升的各个产业的技术水平,世界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新兴与知识为基础的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更具意义的是人的部分的脑力劳动为机器所替代,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到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这个过程还在继续,这个世界的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它有利于工业文明新兴的人类文明的形态正在应运发展形成之中,这个一直延续到今天以及还要今后的相当的历史阶段,这个前瞻现代化未来的途径,更多的人追求现代化生活的强烈愿望和自然供给人类个生态环境存承载的矛盾日益凸显跟尖锐,这个基本矛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现代化方向,也决定着人类的科技创新的重点跟方向,规范还有的,当然还决定了人类现代化的范围跟进程。特别是现代与进程清楚的未来50年,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20亿到30亿人口将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我这里没有说一定说这些人都多2050年都实行现代化了,但肯定是奋勇前行,这个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会致力于工业化水平的跃升。 所以这个情况是要比这个工业革命以来到现在接近250年左右时间,享受到现代化,进入到现代化人口大概是2倍到3倍,大概到现在为止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人口也不过是10亿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日本本地,这个澳大利亚、新西兰也算,这个人口也不多。这个所以呢,它当然为创新注入强大的动力,但是也必然会对自然资源带来新的环境带来新的压力,所以这个人类必须要找到一条新的出路。按照传统的破坏性的掠取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沿袭少数国家以攫取世界多数资源为手段的发展模式都难以为继,所以迫切需要人类开发新的资源来源,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创建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我觉得是一个科技今后发展的强大的这个推动力。到今天为止,不足世界人口15%的国家,主要是OECD国家了,成了消耗全球62%的石油,62的铝,50%的煤炭钢和金铜,人口占世界79%的发展中国家消耗大概31%的全球资源,能源,32%到45%的铝,煤炭,钢和金铜,这个需求与矛盾强烈呼唤着科学技术根本性突破,强烈呼唤着科技应该要造福跟大多数人,而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