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路线图的战略研究(四)

讲师风采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长
讲师简介:
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64年至1969年任浙江大学助教、讲师。1979年为德国亚琛大学液压气动研究所学者,1981年获联邦德国亚琛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任浙江大学校长,199……
视频简介:
科技路线图包含了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科学内容,也包括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选择的路径,描绘了国家和各领域科技发展的方向、研究的需求、创新的轨迹、环境的变化、技术的演进等,以及基于各领域的科技情报管理专家对未来的宏观判断。以路线图为基础的科技规划与一般的传统科技规划相比,目标更为清晰,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更加紧密,选择的方向与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系统。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这个观点当中第二点是准确的预见科技革命何时发生,在哪些领域发生的确很困难,但是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寻。它源于现代化竞争导致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源于科技知识体系内在矛盾的演进跟突破。它源于在重大突破的领域研究工作当中觉得主要大概有能源资源领域,因为短缺造成的,所以要变革,这个信息领域,现在的信息面临着传统技术核心面临着一些瓶颈,现在要从人跟人的联系发展到物跟物的联系、物跟人的联系,这又是要若干数量级的提升,先进的材料领域的变革更加要环境友好,更加要可持续,要在农业领域里面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要成为未来生物产业的基础,就是人口健康要造福于所有的人,讲的绝对一点,至少大多数人。另外在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与进化、艺术的本质东西,传统的科学问题上人类也要有所前进。 比如在能源跟资源领域,人类必然从根本上要转变自耗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迎来后石化时代和资源高效可循环利用的时代。这就要求在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问题上取得成功。比如说智能的转化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光能的转化与光合作用的机理究竟是什么,怎么才能提高效率。可再生能源的储存、稳定、高效,分布利用的系统应该是怎么样构建的?高效支撑与组成技术我们有没有什么新办法或者是支撑能不能通过太阳能风能来持续实现?这个当然制造以后还要存储运输,否则也不能被安全的利用,这个来替代以后的石油、天然气的短缺。 地球系统及其演化的规律究竟是什么?从而来认知生物地球跟大陆架资源的成因,提供一些探矿的新原理新技术。那么对已有的不可再生资源怎么样更高效、更清洁、更加可循环的利用。那么水资源清洁可再生循环,这也是一个基本问题。 那么生物资源的以及那个仿生资源科学的,我们认知到过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认为它是一种地球的多样的环境,它是一种地球多样的物质资源。现在看来不难,生物多样性资源还是人类取之不尽,学无穷尽的知识的源泉。生物多样性它这个40亿年的衍生所形成的精巧的结构跟神奇的机制是学而不尽的。所以我们在院里说与其说你只向美国学习,你不如向自然界多学习,美国有很多也是向自然界学习的,当然我不是说不向美国学习,美国它先进的还得学嘛,但是我们往往忽略向自然界学习。 在信息领域,比如无论是集成电路、磁板组成、高性能计算机还是互联网几乎所有现有信息技术到2020年前后都会遇到难以继续发展的重大障碍。这个我们李国进院士领导的这个组研究的结论,这个呼唤信息科学原始突破跟技术革命革命性的突破。比如说新的网络理论、超级网络计算机新的结构、网络安全与智能管理、人机交互的新方法新的模式、语言文字图象、设备转换与合成的新技术、虚拟线设新的发展、海洋数据的挖掘与管理,现在微软已经提出来说在海量数据环境当中创新的第四代创新模式等之类的。光电子、光子、量子计算等新一代计算技术、电子器件等量子器件的发现发明跟应用,另外就是计算机储存通讯于一体的新一代的芯片技术,可能到22个纳米,甚至以后要创分子器件,这个新原理的量子计算机或者是基因计算机等前景。但对这个,我个人是有所保留的。我觉得要走到基因计算机还有很长的路,而且有一些问题是否有可能,包括光子计算机我都有疑问,因为它的机理究竟是什么,电子很可控,受电子的控制,光子它中性的,它只限传输,可以反射,但是它要收通讯相对要差,所以这还得要继续来研究。 比如在先进材料领域,材料与制造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未来30—50年,能源、信息、环境、人口健康、重大工程等,材料与制造需求将持续增长,新材料与制造的全球化、绿色化、智能化加速发展,这个不可逆转。制造过程的清洁高效环境友好日益成为各国追求的主要目标,而且美国制造协会也提出,所以制造要为大多数人。它一个强调个性制造,另外一个强调制造要面向发展中的人口跟国家。我觉得这也是它从全球市场观念提出来的,也是美国科学家的世界眼光,我们也应该采纳这些或者是认同这些观念。 未来的材料科学与技术重要的突破,我们研究了以后觉得可能发生在材料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还要进一步认知。尤其在阶段条件下使用的材料,尤其是在可再生循环的材料或者是在仿生材料方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我们自己还不多,还不够。在材料制备过程当中的精确设计与控制,材料的承受面成本及其控制技术,材料的精中型连续加工技术,材料器件的一体化技术等等。虽然过去讲材,材料叫材必须要成料,料必须要成材,材必须要成器。现代有的是材料跟器件基本是一体的,在信息领域里面表现的特别充分。现在甚至连一部分结构材料都有一定的智能、防腐等一些基本特征。 比如在农业领域,农业必然进入生态、高效、可持续时代,不仅将继续发挥保障食物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等传统的功能,而且农业还将负担起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提供多样化需求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