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路线图的战略研究(五)

讲师风采
路甬祥
中国科学院院长
讲师简介:
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64年至1969年任浙江大学助教、讲师。1979年为德国亚琛大学液压气动研究所学者,1981年获联邦德国亚琛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任浙江大学校长,199……
视频简介: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中科院全面实施“创新2020”的关键时期,实施好“创新2020”,中科院必须从“跟着走”向“领着走”转变,必须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重大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制造能力也大幅提升了,但还缺少关键核心的这个技术创新,有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跟部件还是依靠人家,比如发动机,比如说等等吧,所以这个第三呢是中国特色的科技道路,还没有完全形成,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这个应该有很大进步,但是呢还不能完全说,我们中国特色创新道路已经完全走出来了,还没有,我们还在探索之中。我们再也不能错失历史机遇,要为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跟中国的现代化要做贡献做准备,我国正在积极的应对到来的新科技革命挑战,胡锦涛总书记在9月10日,29日,10月29日是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核心当中深刻的指出,当今世界正引领着新一轮创新突破和革命性的变更,各国更加重视运用科技力量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这是总书记的判断。总理在10月3号向全国,首都的科技界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深刻的指出,面对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阶段和产业更新的时代。中国再不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有所作为。这是总理对形势的一个判断,世界的主要发达国家,比如美英俄,都将迎接新科技革命作为主要的战略选择,从战略高度来布局未来的发展。比如奥巴马4月去年的4月27日,上台不久吧,美国,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表演讲,他说要着眼未来50年,乃至二十一世纪的发展,着眼于应对全球挑战,着眼于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致力于从振美国的科技辉煌,提出要将美国的研发投入提高到超过GDP3%。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去年2月发表了科学与我们经济的未来演讲,提出在当今世界经济的研究时刻,既希望于科学能够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新技术和新机遇,从塑英国政治,世界政治经济强国的地位。 2009年3月9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投入1050亿欧元用于环境计划,以保持欧洲绿色基础领域的领导地位,2009年日本提出ICT新政,致在用3年时间创造100万亿规模的市场新需求,推动日本整体产业结构改革,提升国际竞争力。它的思路有点跟美国跟欧洲不一样,它用ICT来推动能源,推动绿色经济,推动智能制造,是它是这个思路。但是也是增加科技投入,第四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目标,必须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八大体系是我国现代化经营中,八个关键方面的途径,是科技创新的国家的战略需求,最核心的战略需求。展望2050,中国将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呈现出一幅激动人心的图景。2050年,2050中国将是一个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高度,等这个高度开放的国家。现代化进程当中我们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新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格健康,空天海洋,传统飞船的安全等挑战跟压力。那我们要建设这个八大体系可持续能源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无所不在的这个普惠的信息网络体系,生态,高瞻农业与生活产业体系,普惠的健康保障体系,生态与环境保养发展体系,空天海洋农业,新拓展体系,国家有公共安全的体系等吧。这个科技创新构建中国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必须要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战略资源的大陆架和地球深度的勘测与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与新型的清洁的可替代能源跟资源。可持续的能源与资源体系我们给他划了一个,三个阶段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这个比如在2020年估计这个能源的总量大概会到多少,到2050年,2030年到多少,2050年大概要到66个当量(同音),这个煤当量66亿煤当量。那么它的结构也做了一个描画,这个结构要比我们发改委出的描画来的要冒进,你看到2050年的时候我们认为新能源要占45%,核能要占10%,那就两个加起来有55%了,要比他们可能高5个到10个百分点,我觉得科学院可以前瞻一点,不一定完全照发改委是多少我们也是多少,我们觉得到了205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已经有了,我们的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能源结构不能落后于那个时候的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高过那个水平的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我看到国内有一个研究机构提出说要到2050年中国能源效率要达到OECD2005年的这个水平,我说你这个报告还是拿回去吧,不要再发表了,发表了我们中华民族都没有脸面了,这个应该有这个勇气去实现的,因为还有40年嘛。这个另外呢在节能要跟2005年比大概也有一个目标,炭的减排呢也有一个目标。所以这是我们这批研究科学家他做的判断,当然了也希望跟工程院交流,工程院2030年的目标跟我们讲的目标是不是一致的,或者基本一致的,或者有差别的,我觉得长远目标我相信会比较一致,终极目标可能是差别会比较大,因为终极是最难的,2030年基本还是一个过渡期,可能我们的煤,我们的能源的消耗还没有过,封上。那么总体的建设目标是有效的保障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