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八)

讲师风采
高志前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讲师简介:
高志前,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视频简介:
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需要有一个认定,早期的企业认定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研发人员的比例,另一个是研发投入的比例,后来还把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包括研发服务型企业分开了,因为结构上还是有差别的,所以说指标上必须有所体现。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当然关于这个这叫这个试点、示范,也就是说做后端产业化工程这块,我觉得呢,仍然有改进的余地,其实像这些工程很多城市都做,北京市也做过,也在这个进行这样的试铁,由政府来出钱。但是呢,关键在于,不在于做不做这个事情,也不在于政府出钱,而在于通过做这样一件事情,企业得到了什么,我觉得企业应该得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就是企业通过做这样的示范工程能够拿到它的规模化生产的技术,能够拿到它的标准,这都属于技术层面的东西。第二个是企业通过做这样的示范工程,能够找到它的商业模式,能够找到它将来的对这样一个工程也好,或者说产业也好它的管理,我们现在比较过多的关注它的技术,而不太关注它后面的商业模式,所以是在组织进行这类工程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些呢我就不详细讲了,这个所以总之呢归结到前面讲的那些呢,我认为对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把它的产业链,以及产业链在区域 当中的合理的分工,这个能够想清楚,我觉得这是,现在不是讲经常讲技术路线图吗,在做技术路线图里面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在做产业链和产业分工的时候,你要仔细的去想到,它在技术、产业和市场等等方面的优势。这等于说最后是一个优势的集成,我们只做这样一个集成者,所以最后如果能够通过这样一个产业链的分布,规划也好,使我们能够用最少的投资,最大限度的利用其他地区,甚至国外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这才是产业规划发展当中最成功的地方。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