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之赵国之亡

讲师风采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王立群,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
视频简介:
秦王赢政在实施灭韩计划的同时,也把目标对准了赵国。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一直是军事上比较强大的国家。秦国曾多次对赵国进行过打击,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长平之战损失赵国四十万大军,邯郸之战赵国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终于使赵国的都城邯郸得以保存。两场大战使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秦灭赵国已经是指日可待。可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国还是花了将近六年的时间,才最终拿下赵国。这是因为赵……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邯郸之战,由于赵国军民的殊死抵抗,和联军的到来,保住了赵国。但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衰落的总趋势。到了公元前235年,赵国的最后一任国王,赵迁继位,这一年,是秦王赢政十二年。也就是说,赢政在举行加冠礼,掌握秦国大权以后,已经是四年了。公元前234年,赢政在处理完吕不韦以后,就派兵攻打赵国,这一仗杀了赵国十万士兵。这一仗可以说是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兵力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损失。我们知道长平之战,赵国的青壮年几乎全死光了,剩下来的是未成年人。而这个时候离长平之战只有27年,也就是说长平之战时期的儿童,刚刚成长起来,这一仗又死了十万。到了公元前233年,就是赵王迁继位以后,第二年赢政就打他,杀了他十万。紧接着,第三年再派大军,从陕西的上党,反过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再一次面临邯郸保卫战。而这个时候,赵国的国君赵迁,中用了一个将领,就是李牧。李牧非常有名,统率赵军大败秦军,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秦国攻打邯郸的,是一个重要将领,叫桓齮。桓齮这个人,大家都不熟悉,其实这个桓齮就是我们第一集讲的,《荆轲刺秦王》,荆轲带去的秦军将领的人头,那个将领叫樊於期。樊於期就是这个桓齮这一仗打败以后,桓齮回国,打了败仗是要处死的,所以桓齮就逃往了燕国,改名叫樊於期,这说明这一仗打得很漂亮,打得秦军主将畏罪潜逃,到了这个程度。那么李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在赵国即将灭亡的时候,李牧还能领兵挂帅,把进犯赵国赌城的秦军给打败,最后打得秦军将领畏罪潜逃,这在赵国历史上是很罕见的。李牧实际上是赵国北部边疆的一个名将,长期驻守在赵国北疆的雁门郡。因为赵国北面和匈奴接壤,他是防备匈奴的一员大将。李牧守边有三大特点,第一,厚待将士;第二,细心防守;第三,决不出战。首先是厚待将士,李牧在边疆守边的时候,带的军队很多,每一天都要杀牛考上他的士兵,天天犒赏,这是第一条。第二条,他是精心,细心的防守,比如烽火台的位置,比如派出很多侦察兵,一发现敌情马上就得到消息。第三条就是绝不出战,李牧下达的命令中间,有一条很有名的话,“有敢捕虏者,斩”,就是说,如果匈奴来了,谁敢出去和匈奴打,就杀谁,就是不能打。李牧就用这个办法,在雁门郡防守了很多年,匈奴每一次入侵,都占不到便宜。赵军虽然没有胜利,但是赵军每一次都没有损失。但是这三条给李牧带来一个绰号,说这个人是个胆小怕事的将领,不敢打仗。当将军的不敢打仗,都认为他是个怯战。赵王就批评他,训斥他,他也不改,最后赵王生气了,一怒之下,免了,换了新的将领。新的将领一去,匈奴就来打,一打就败,再打再败,几年下来损兵折将,边境地区所有的生产都无法进行了。最后赵王没有办法,还得请李牧出山,李牧请病假不干,赵王再三请他,他说了一句话,说你让我出去,行,我还是老办法,老三条。赵王说可以,只要你去。李牧去了以后,又是这一套,弄了许多年,匈奴人就是占不到便宜,这就是李牧的经历。在赵国邯郸保卫战最危急的时刻,开始的时候,赵王迁没有办法,就把李牧调过来了。所以李牧打了一仗,把桓齮打得畏罪潜逃。但是秦国对赵国的进攻并没有因为李牧而停止,赵王迁五年,赵国大地震,整个都城一片废墟。第二年,赵国又受到严重的灾害,闹饥荒。赵王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29年,秦王赢政派大将王翦带领重兵攻打赵国,这时候赵国已经很危险了。赵王迁派两个人,带兵去防守。第一个是李牧,第二个是司马尚。这两个人挂帅一出征,王翦就知道这仗难打了,因为李牧很能打,而且从没有打过败仗。但是秦军很精明,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用反间计。王翦就派人带了重金跑到邯郸,找赵王非常宠信的一个大臣,叫郭开。这个人是两朝元老,很受赵王信任。郭开收了重金以后,就在赵王迁面前说李牧的坏话,说李牧功劳太大了,现在已经要图谋造反了,要和秦军联手篡夺赵王王位,结果赵王迁相信了,就派人把李牧换下来。结果李牧抗命,不交兵权,然后赵王迁就做了一个最糟糕的决定,把李牧秘密逮捕,然后秘密处死,然后把司马尚撤职。赵国最后阻挡秦国的一员大将李牧,没有死在秦军的刀剑之下,死于郭开之口,这等于是赵王迁自毁长城。杀了李牧三个月后,王翦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王迁的太子赵嘉,逃到代地,七年后被秦将所杀。其实是在这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28年,李牧被杀以后,秦军攻破了邯郸,赵国实际上已经灭亡了。所以赵国灭亡听起来,特别没有意思,一点儿劲儿都没有,不像什么长平之战,邯郸之战,有那么多有名的故事。它灭亡的时候很简单,这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赵国是怎么样灭亡的,原因在哪里?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