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之秦赵之争

讲师风采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王立群,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
视频简介: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第二个目标是赵国,但是赵国这个骨头并不好啃。秦昭襄王时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使赵国国力迅速提升,这个秦国统一六国造成了巨大障碍。但是赵武灵王在壮盛之年,由于错误地传位给小儿子赵惠文王,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赵武灵王死后,赵国令人遗憾的中止了崛起之路。于是秦王赢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利用这个机会在外交和军事上向赵国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其中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就是发生在这……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赵武灵王可以说给了赵惠文王两条生命,一个是自然生命,一个是政治生命。赵武灵王把他从一个十岁的孩子一步提拔到国君的位置上,为此赵武灵王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所以赵惠文王,在赵武灵王之后,是一个怎样的国君,能不能延续赵武灵王时期继续上升的势头,对赵国的存亡来说非常关键。而赵惠文王又对秦,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影响非常之大。下面我们通过几件事情来看一看赵惠文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君。第一件事,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件事,就是完璧归赵。赵惠文王在位期间,曾经得到一块珍贵的和氏璧。这个和氏璧相传是楚国一个叫卞和的人,在春秋时期在山中发现的一个玉璞。玉璞雕琢完以后就是玉了,结果他就把这块石头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自己不认识,就找了一个收藏专家来鉴定,这个专家看走眼了,说这是石头,不是玉。这下子罪名就大了,就把卞和的左脚剁掉了。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觉得这真是一块宝玉,有献给了武王,武王又找那个收藏专家来鉴定,说还是石头,把卞和的左脚也砍了。武王死后,文王继位,卞和第三次献宝,献宝之前,他抱着这块玉璞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都流出血了。文王就派人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他说楚国国内被剁掉双脚的人很多,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了脚,我是为这块宝玉哭,这是一块真正的玉,但没有人认识它,一直把它当石头看待,所以我很痛心。文王听了以后就拿过来,这次不找那个收藏专家了,直接把它雕琢了一下,果然是一块稀世珍宝。所以这一块宝玉,后人就称之为和氏璧。由于它的经历很传奇,再加上这块宝玉的本身又是价值连城,所以这个和氏璧就成了中国自古以来非常有名的一块玉璧。秦昭襄王听说了以后,就提出来,说我愿意拿秦国的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赵惠文王就和大臣商量,第一个重要的大臣就是廉颇,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还和其他一些大臣商量要不要交换。说要是不交换,他可能派兵打你,如果交换,你把和氏璧给了他,他不给你城,岂不是白白让人家骗了一次。君臣之间拿不出一个办法,就想找一个使臣,到秦国去交涉一下。找不出来一个合适的人,这个时候,赵惠文王手下一个管宦官的人,叫缪贤,说我手下有一个门客,叫蔺相如,这个人有勇有谋,可以担任使者。赵惠文王说,你怎么知道蔺相如可以担此大任呢?缪贤就说,我给你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儿,我曾经犯过法,当时我就想畏罪潜逃。和蔺相如商量跑到哪里,我说跑到燕国去。他说你为什么去燕国,我说有一次赵王和燕王相会,结果燕王在私底下拉着我的手,说愿和我交朋友,所以我知道燕王对我好。这一次我犯事,就想去燕国。蔺相如一听,说你绝对不能去,去了人家肯定不会收你。缪贤就问为什么,蔺相如说这很清楚,燕国的国君之所以要和你交朋友,是因为赵强燕弱,你又是赵王最信任的人,所以燕国的国君要和你交朋友。你现在弃强赵而去弱燕,你又是赵国逃跑的一个罪犯,燕国国君敢收留你吗,肯定把你送回来,那你就完了,没命了。你唯一的办法就是负荆请罪,还能有一条活路。缪贤说我后来负荆请罪,大王把我赦免了,我通过这件事,直到蔺相如这个人,对很多事情看得很透,而且有勇有谋,出使非常合适。赵惠文王一听,就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这个时候身份很低,只是缪贤的一个门客,他就问蔺相如,说秦国要拿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能不能交换?蔺相如说,必须得给,如果秦国拿城和你换,你不给,明显理亏。如果给了他,他不给城,秦国理亏。外交事务当中,宁可让秦国理亏,赵国不能担道义上的责任。大王手下如果没有使者,我愿意去当这个使者。这样一来,蔺相如就奉命出使,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这个时期,秦国的国君是昭襄王。昭襄王在章台,就是一个普通的台观上接见蔺相如,见到和氏璧以后,昭襄王很激动,不但自己看,还把和氏璧传给身边的侍从看,嫔妃看,只顾的看,不说城的事了。蔺相如一看就知道,昭襄王没有以城换璧的意思,就对昭襄王说了一句话,你看这个和氏璧很漂亮,其实上面有一块瑕疵,你们看不出来,我指给你看。昭襄王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就向后退了几步,秦国的宫廷上有大柱子,蔺相如就靠着柱子,斜着眼看那个柱子,对秦王讲,他说和氏璧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你昭王一封信,我们就把它送过来了,你说拿十五座城池换,你现在毫无诚意。既然你没有诚意,和氏璧就不能给你,我答应了赵王要完璧归赵。要么就是以城换璧,你今天要是逼我,我的人头和这块璧就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秦王就害怕了,他担心的不是蔺相如的头,而是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说你不要这样做,城我肯定给你。马上叫来一个主管官员,把地图打开,说这十五座城就是给赵国的。蔺相如知道昭襄王不是真心想给,所以就说了一个缓兵之计,他说赵王在献璧之前,曾经斋戒,先沐浴,再斋戒了五天,然后恭恭敬敬的把和氏璧送过来。你要想拿这块壁,也要斋戒五天,五天以后,用九宾大礼,就是由九个使者引领我的大礼,我才会献璧,这样秦赵两国献璧和接璧的礼仪才能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