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的动荡与走向(七)

讲师风采
郭宪纲
副所长、研究员
讲师简介:
郭宪纲,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现兼任《国际问题研究》主编。研究领域:美国对外关系、美国中东政策、中美关系。主要学术论文:《中国外交新亮点》、《由脆弱趋向稳固的中美关系》等。
视频简介:
中东一些国家内部社会、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既由国内政策造成,同时也是国际资本扩张和渗透的必然结果。至于动乱在相关国家的蔓延扩散,本身就是国际行为,而对民众动员工具的运用本身则是全球技术和信息扩散的结果,中东局势潜藏巨大风险。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提问:老师,您好。刚才您在回答第一位提问者的时候,有几个问题。有的人认为不管苏联的解体跟当时80年代的出国留学潮,之后很多的留学生人士回国,这些有关系吗?那么现在中国已经面临着一些情况,像去美国留学人员非常多,而很多人回来以后,引起了政府主要部门重视。那么你认为我们政府在思想方面的工作是怎么样?是说海归逐渐的文化,还是说对其反而恨透了。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现在在网上有一列文章,流传非常广泛。它的大概意思是说,当一个国家穆斯林人口达到20%以后,您认为这样的文章所言确有其事,还是说这种文章不过是反对伊斯兰教的一些人在搞的一些东西。谢谢。 老师:我觉得这个观点我不太赞同。实际上世界穆斯林地区,中东像东南亚、像印尼就是一个很大的穆斯林国家。那么穆斯林地区主要动荡在中东,其他地方相对平静。中东地区之所以动荡,并不是由于穆斯林信仰问题。而是巴以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掉,这个地区就永无宁日。就像我刚才说,本拉登讲的,美国巴以冲突一天不解决好,圣城圣地一天回不到我们阿拉伯人手中,美国永无宁日,这是一个动荡最主要的根源,导致整个社会其他矛盾的激化。那么其他地区,如果没有这个巴以冲突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就会好很多。当然,像在美国由于穆斯林的人口多,也发生了一些动荡,就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区。我在法国听他们说,像我们中国人在法国现在就说混得不错,中国人比较勤快,穆斯林在法国干的工资比较低的工作,也引发他们一些不满。但是,并没有失控。另外,美国实际上吸引穆斯林越来越多,美国人吸引穆斯林多主要是黑人。我感觉到伊斯兰教能够吸引穷人,都是穆斯林一些兄弟互相帮助,这个景象很好。但是美国穆斯林在成长,美国也没有这种动荡。所以你刚才说的网上这种观点,我不太赞同。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