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笔谈(一)九百年前畅销书

讲师风采
钱斌
合肥工业大学钱斌副教授
讲师简介:
于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来合肥工业大学后在职攻读该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校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
视频简介:
由于宋朝武力低弱,不低北方外敌,但同时经济与文化教育相对较为繁荣。那么当时最为畅销的《梦溪笔谈》,究竟记录了什么?一问世便被世人追捧。本集主要阐述了这份巨著的历史由来,作者。由于他的写作形式从而导致它的亲民性,畅销已久。并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学问“梦学”。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我们知道《梦溪笔谈》它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它成书于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它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沈括。像写笔记一样,把所思所想都写下来,内容就庞杂。这种书,人们往往作为消遣来看,销量不大,不大会让人注意。但是,这本书却引起巨大影响。     《梦溪笔谈》是在宋哲宗元祐二年的时候开始正式刊印的,从那个时候起呢,他就开始吸引人们的眼球了。人们争相购买、传阅,一直到100多年以后的南宋时期,它依然出现在畅销榜上,盛行不衰。在南宋时,扬州知府要建学校,钱不够,于是,决定印书来卖钱,来补充经费,调研后,决定刊印《梦溪笔谈》。当时的官府钱不够也往往“贸易以充郡帑”,钱不够也往往会刊售这本书来弥补财政赤字。这时《梦溪笔谈》已有百年,这在现代也是奇迹。人们对《梦溪笔谈》的关注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反而是越来越重视。南宋朱熹探讨过其内容。到清时,《梦溪笔谈》被《四库全书》收录。竺可桢还发起一门学问,叫梦学。现在,《梦溪笔谈》它依然是一本热门书。   《梦溪笔谈》有几个特点:一是成就非凡;二是内容广博;三是关注草根。所以,它吸引了学者。第一个,成就非凡,记录了沈括的成就,举几个例子。我们去陌生地方,先想买地图,借助它,可以方便地去想去的地方。这个地图也是从古代发展而来。古代地图很简单。是简单的示意图。怎么才能复杂地绘制呢?沈括突破了,穷十二年之力,五易其稿,绘制了当时最详细的地图集。那时地图不好复制,为此,他创造了二十四至法,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第一次尝试。能达到毫发不差地复制。他还想到了做立体地图,这是重要进步。在欧洲是七百年后的事。《梦溪笔谈》充满了活力。其中记载了共振实验,沈括研究的是琴弦的共振。剪小纸人在琴弦上……发现两张琴共振的原理。这个实验比伽利略早了五百年。还有光学实验,“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沈括揭示了凹面镜在焦点内焦点上焦点外的成像规律。欧洲直到十三世纪才出现第一块凹面镜。这两个实验在物理学史上影响久远。沈括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也令人吃惊。明确地指出是古生物的遗骸化成的,比达芬奇早了四百年。沈括与石油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期石油用在军事领域,叫脂水。沈括认为这样叫法不对,这是油,不妨叫石油,是根据物理属性而得来。这个名字提出后,被广泛使用。至今世界各国都这样叫。这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民用开发的人。他制成墨,在文化史上有独特位置。甚至著《梦溪笔谈》时用的就是这种墨。还有活字印刷术与指南针也是他发明的。《梦溪笔谈》批量生产世界第一,能不引人注意吗? 第二个是内容广博。《梦溪笔谈》大部分是关于社会科学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音乐诗歌各学科领域都涉及。《梦溪笔谈》有如此广博的内容,能不引人注目?可以说《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全书。第三个特点是关注草根。这是它独特的地方。“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不系人之利害者,下至闾巷之言,靡所不有。”他说这部书要写的就是山野间街头巷尾人们随意谈论的东西。这是草根的事情。这是宣言,宣布他的眼睛是向下看的,关注的是草根的思想与成就。古代这是被文人摒弃的。而他能关注是了不起的。“至于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意思是说技巧颜色等难道是圣人们制定的吗?这句话中看出他对草根的看重。像卫朴,也是草根,是盲人,精擅算学,是杰出的计算大师。卫朴参加新历法的编写,汇集了先进的天文学。盲人参与是第一次,只有《梦溪笔谈》的记载我们能看到这种的奇人,打开了正史外的另一扇门。正因此,《梦溪笔谈》始终热门。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