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研讨会之饮水安全产品质量问题

讲师风采
李文明
《中国医药企业家》杂志副总编
讲师简介:
李文明,《中国医药企业家》杂志副总编,资深咨询师、执业药师。长期从事生物医药产业研究和生物医药企业的战略规划工作。
视频简介:
李老师首先讲述了水利产品的安全情况,详细的讲述了水利许可证的管理情况。本讲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证的政策,最具权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及若干意见;目前开展认证的情况,其中以北京新华节水产品认证有限公司通过国家认证许可委的认可,标志水利行业的认证机构建设取得国家的许可;认证的作用以及下一步工作开展的设计。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我今天讲水利行业整个产品质量的情况,因为现在水利部搞产品质量监督的时间应该说也是很长,原来我们一直搞水利工程。把生产许可证从1984年开始一直在搞生产许可证,现在的生产许可证是国家质检总局在发,但是有两个审查部的工作还是设在水利部,一个是水工基础结构,就是咱们的闸门、压力钢管这个生产许可证,目前发证的数量、获证的企业将近是400家的规模,这个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条例所授权的。第二个是使用许可证,使用许可证是国务院2004年出台了一个414号令,水利部去年出台了41号令,对涉及到水利工程体积实行使用许可证的管理,现在获证的企业一共是将近200家。刚才杜教授说了,2001年咱们就加入世贸组织了,我们现在都是所有的管理,原来传统的管理一管就是发证,发什么证呢?就是使用许可。但是现在入关了以后要跟国际接轨,有一些特别是行政许可法出来了以后,行政诉讼法出来了以后,所有的设置行政许可都要依法来行政。但是我们农民饮水安全里面涉及的面确实是太多,投资量相当大,刚才我们张处在这里介绍的是两个520,一个700,就是管材的需求量要达到了700个亿。这么量大面广它的产品质量怎么管。这个可能是对于我这个产品质量监督的工作来说是一个挑战。 第一个就是绝对不能不作为,不作为的话产品质量出了事故,这个板子肯定还是打到我的屁股上,但是绝对又不能胡作为,因为我们必须要依法来进行行政,所以我们就采用了国际上传统的一种管理模式—认证。可能在坐很多的各位企业都搞了9000的认证,产品的认证其实在我们国家跟生产许可证相对来说要晚一些,也是从IC开始,搞建工的认证开始来做的,从原来的现在叫信息部,开始慢慢做起来。从现在来看我们国内的认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3C强制性的认证,一个就是自愿性的认证,我们现在我们所推进的产品认证。 那么我们国家搞产品认证,其实就是为了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我们2003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咱们国家的认证认可条例,认证认可条例里面成立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里面对于我们涉及到各个行业主管部门涉及管理范围的征求我们的意见,来成立专业的认证公司来开展,这个也是我们开展认证工作的一个法规性的条例。 第二个就是水利部2003年这个条例出台以后,水利部也专门的出台了关于加强认证水利行业的认证认可工作的若干意见,这里面专门的提出来要要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要以主要是农业节水灌溉为突破口来推动整个水利行业的产品认证。2007年的时候针对于农村饮水安全整个的投资量大、设置的需求量大的情况,水利部办公厅也出台了144号文件,里面明确的提出来要争取三到五年的时间,力争使农业节水灌溉整个的设备认证的比例在工程的比例达到70%,要逐步将产品认证作为农业节水灌溉和农村供水设备招投标一个必要的条件。这个文现在已经五年了,从现在来看各个地方待会儿后面我再说,我这边的准备是按照大的来准备的,去年年底的时候针对于在东北四省区实施高效的节水增粮行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又决定在2012到2015年这四个实施的节水增粮行动中要加大节水产品认证的力度,扩大节水灌溉产品自愿认证覆盖面,逐步建立节水灌溉产品认证的管理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产品认证的生产企业和产品的信息。这个就是可能吉林省文件相应的措施就出台了,有的企业我们这段时间也是接到很多企业因为他们招投标的时候有一个企业的入围,没有入围的话可能根本上后面它的工程招投标就进不去了。各个省相应的根据2007年水利部144号文件和刚才说的财政部、水利部和农业部三个部委的文件出台了相应的一些文件,现在已经有14个地方和区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对于产品认证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我就不一一再介绍了。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