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之狄青 裴行俭

讲师风采
解说
暂无
讲师简介:
暂无
视频简介:
狄青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以皇佑五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高宗时裴行俭官至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公。行俭少时从大将军苏定方学习兵法,后来领兵出征东、西突厥,善于料敌决胜。他诚恳待人,获得士兵爱戴,故战多取胜。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在中国历史上爱国英雄代不乏人,在中国民间英雄传奇小说洛阳纸贵、狄青的故事就和杨家将、岳家将的故事一样,长期以来为时人传诵不衰。 狄青1008—1057年,字汉臣,中国北宋大将。汾州西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汾阳人。狄青出身贫寒,19岁从军任皇帝侍卫。后应诏戍边,任延州指挥使,在对下下的防御战争中他骁勇善战,多次充当先锋,率领士兵夺关斩将,先后攻克金汤城、宥州等地。烧毁西夏粮草数万,并指挥士兵在战略要地桥子谷修城,筑招安、丰林、新寨、大郎诸堡,皆扼贼要害。他每次披头散发带铜面具一马当先,所向皆靡。在四年时间里,参加了大小25次战役,身中八箭,但从不畏怯。在一次攻打安远的战斗中狄青身负重伤,但依然冲锋陷阵。 在宋夏战争中,由于狄青屡建奇功,声名也随之大振,深得当时负责陕西防务的大臣范仲淹、韩琦的赏识。范仲淹还将《左氏春秋》赠予狄青,鼓励他多读史书兵法。由于狄青勇猛善战,所以升迁很快,几年之间历官泰州刺史,惠州团练使、马军副部指挥使、拜彰化军节度使等。 狄青战功累累,升至经略招讨副使时,西夏党项人就十分畏惧这个戴着铜面具的宋朝武将,把他称作“狄天使”。狄青训练的士兵各个都是能征惯战的好手,能拉强弓,能骑着烈马,能使刀枪。公元1052年即皇佑四年,狄青升月疏密副使,带着精锐的西北军来到平定侬智高叛乱的前线,打出了兵书上传诵千古的精彩战役“昆仑关之战”。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