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将之项羽(下)

讲师风采
解说
暂无
讲师简介:
暂无
视频简介:
项羽,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人。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自刎而死。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武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项羽死后,楚地皆降于汉,其族人都被刘邦所留,并赐姓刘。刘邦在华山之阳即平阴县西南古谷城南,以鲁公礼后葬项羽之首级。 1965年推土,墓碑尚存,文化大革命中石碑被毁,坟被铲平,现仅存旧址和残碑。西楚霸王项羽的一生生逢乱世,相机而起,勇冠三军,叱嗟风云,引兵被上,逐鹿中原,问鼎咸阳,裂土封王,最终却因他自身性格弱点,酿就了他的人生悲剧。 随着乌江渡口的那一道长剑血光,项羽的悲剧命运划上了一个令人遗撼的句号,悲剧的历史隐藏着悲剧的人物命运,项羽的性格悲剧从楚汉战争的史实中得到了印证,他在楚汉战争中最终被刘邦击败,并演出了一场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当年南渡行至乌江镇时,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也充分肯定项羽的功绩,说项羽起垄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更是表达了对项羽的赞叹和惋惜之情。 项羽,在他失去身经百战而得的江山和万般宠爱的美姬后,无法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终结他31岁短暂辉煌的人生后,留下了许多和他有关的事迹。后来逐渐演化成为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垓下之围,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等成语故事,又给中华文化以出彩的贡献。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这么多的成语故事,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一副中国象棋,千百年来有无数国人在楚和汉界边排兵布阵,向对方阵地掩杀过去。千年的流水光阴过去了,项羽成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典范。 为纪念西楚霸王项羽而建的霸王祠,位于马鞍山江对岸的和县乌江镇以南凤凰山顶上,左濒滔滔长江,又倚雄伟的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四周阡陌纵横,平畴万顷。霸王祠也称霸王庙,又名项亭、项王祠等,现今的霸王祠是1984年和1992年由省、地、县三级政府分两期工程修建而成的。总占地面积107亩。 今天游人一踏进乌江镇,便遥遥可见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题书的霸王祠的牌坊和青玉石汉阙门楼,走进大门迎面是一条长长的方石板铺就的园区小路,路边是成排苍翠的松柏,旗杆台上一面古战场的黄色战旗,在绿树丛中飘扬,旗帜上的固体项字,似乎浸染了楚汉相争的弥漫硝烟。 霸王祠正中为享殿,在享殿的门前立着一对石狮子和香炉烛台,香炉上篆刻着“拔山盖世”四个大字,烛台上挂满了红烛燃尽后留下的条条红泪,台前香烟袅袅不散,寄托着后人对项羽这位天地男儿的敬仰。享殿里供奉着一尊2.6米高的仿青铜霸王立像,只见霸王身体前倾,双眼圆睁,他一手仗剑,一脚向前踏出,威风一如往昔。立像上方悬叱嗟风云横匾。东西两山墙上镶嵌有毛泽东等伟人作家、书法家石碑,还有赵朴初等文人墨客题写的楹联、匾额等。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