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生物医学论坛之药物成瘾与病理性记忆(……

讲师风采
陆林
讲师简介:
陆林,北京大学医学部厌恶依赖研究所所长。
视频简介:
药物成瘾是一种以强迫性自我给药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戒断后复吸比例很高。有资料表明,药物成瘾患者的复吸行为与中枢联合型学习紊乱有关。由于背侧纹状体神经通路的联合型学习与习惯化行为的建立具有密切关系,因此,纹状体被认为是成瘾药物作用的重要靶点。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这是一个动物模型。还有一个动物模型,我们研究生原来在美国的实验室和在贝拉尔实验室我们就做这样的实验。 这个动物模型也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门,这是一个箱子,这个地方有一个踏板。动物进来以后它就踏这个板,它要先要到这了碰嘛。无意识当中碰到那个板以后一踏以后,这个板是由电线连的,而且把这个信号传到计算机上。然后计算机把这个信号传到这个把上,这个把上大家看这是一个注射器,注射器你可以放各种各样的药品、毒品、酒精或者可卡因、海洛因、吗啡都可以。那么动物踏一次板,这个注射器就往前移动,这个药,注射器的药通过这个管,然后这个体内打进来,那么这个从一个橡皮管,通过一个钢铁管连进来,这个管埋到这个这个里面通过手术给它埋进去以后。那么这个,我们觉得老鼠可能很傻,其实它也很聪明。它这样无意识碰了一次,它觉得这个地方马上就要药来了。第二次它就不来碰了,它就怕到这个地方来,它就怕在这个板上,它老是怕这个板怕这个板不走了。然后我们做过实验,就是说如果不困着它,它把自己怕在那个板上打一针它很兴奋,我们吸毒的那个人叫high很high,那么它就在这个地方high,high一回,过了两三分钟它那个high劲头过了,它又跑过来又踏这个板。如果你不给它控制的话,它几分钟来一次,它几分钟来一次,它可以干24个小时,直到干的它最后累的爬不起来为止,个别的耗子就死掉了。我们做实验不希望它死掉了,死掉我们实验做不成,我们怎么办? 我们规定就是把程序设好了,就是你一个小时可以踏无数次,但是我只能只有20次有效,20次可以打药,如果超过20次,就time out你踏这个板这个药不给你了,我们把程序设计好。那么这个动物它就来踏,踏20次,20次给药。后来踏不给药了,那就歇一会,歇一会到第二个小时又来了。然后每high一次药,那个灯光亮一次,这个地方有声音这个声音响一次。我们可能很多人不是学医的,可能不知道谁是巴甫洛夫,是吧?巴甫洛夫有一个条件反射大家也可能知道,那个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高中的生理课应该学过,就是那个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很简单。就是我们那个狗喂食的时候,每天喂食的时候敲一下铃声,然后狗的胃分泌了,喂了几天以后,我就不给狗喂食只敲铃铛的时候,狗的胃也分泌,是吧?这叫条件性反射。就像我们同学在上大学上高中上课的时候,不知道现在还摇不摇下课铃。一摇下课铃我们就知道要到食堂吃饭,如果那天没有到时间,不到45分钟,到10分钟也摇铃大家也有反射了,是吧?其实这个道理一样,这个就是条件反射。 就是说这个灯光和这个声音跟药匹配了,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训练耗子成瘾以后形成记忆以后把这个药拿走,灯光和声音来,这个耗子也会有很好的心理渴求、很好的记忆,这个时候我们就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个模型跟前面的模型是一样的,我们就想怎么样把这个药拿了以后,它为什么还想这个药?跟我们吸毒的人来说,就像我们看见很多明星一样怎么你这样受人尊重的歌手什么人,你这么多粉丝热爱你,你为什么过两天又来吸毒?五年以前你跟我们说过你一定要改邪归正重新做人,怎么又来了?他脑子里面的记忆或者是机制发生了什么改变,这就是我们研究生研究的这个实验。 另外一个,我们在人身上研究就是通过这个PET或者磁共振,我们申老师是做磁共振的,然后把吸毒的人放在这个里面,然后这个上面有一个荧光屏放录像,看别人吸毒的场景或者看过去自己吸毒的场景,甚至看吸毒的毒品。对很多吸毒的人来说他只要看到毒品以后他的条件反射很厉害,他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他受不了,他说你赶快给我毒品吧。但是我们不会真的给他毒品,测完以后看他脑子里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是我们临床的实验。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