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三)—情海生波(下)

讲师风采
赵晓岚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讲师简介:
赵晓岚,文学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姜夔与南宋……
视频简介:
性格宽厚忍让而又不习军事的李煜所能做的,只有对宋年年纳贡,委曲求全。政治上处处碰壁的李煜急需要寻找一个避风港。 这时,他退回到他和皇后共同营造的爱的乐园,在宫闱中过着豪华奢侈而又充满艺术情趣的生活。那么李煜与他的皇后最初的感情如何?他的情感世界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样传奇和神秘呢?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赵晓岚为您讲述南唐后主李煜的情爱生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李煜见自己的爱人这么有才,当然不会扫了她的兴头,于是就叫娥皇用琵琶来弹奏这支新曲子。自己就随着这个曲子的节奏,这个皇帝他就翩翩起舞,过了一把舞蹈演员的瘾。   画外音:   与娥皇结合后,李煜不仅找到了生活中的知己,也找到了艺术上的知音,他和娥皇俩人经常一个弹琴,一个填词,夫唱妇随地生活在艺术世界里。有了才华横溢的李煜在身边,娥皇的音乐才能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据说,盛唐时期有一部著名的大曲--《霓裳羽衣曲》在离乱后散失,娥皇凭借残谱将它复原。   那么《霓裳羽衣曲》最初是由谁创作的,失传了两百多年的《霓裳羽衣曲》在娥皇的手中又是怎样得以重现的呢?   赵晓岚:   这《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宫廷中著名的歌舞大曲。关于这首曲子的来历由好几种说法。其中最神奇的一种,说是有一次唐玄宗跟一个道士跑到月宫里去玩儿,仙女们就热情地款待他们,上演了一场大型的歌舞。这唐玄宗也是个音乐天才,传说还是戏班的祖师爷,他亲自调教过梨园弟子。这个唐朝的皇帝、戏班的祖师爷,他被仙女的音乐给迷住了,一问,原来叫《霓裳羽衣曲》。   于是他就把这个旋律暗暗地记下来,回到人间以后,赶紧把它写成了曲谱。然后他就当导演,由杨贵妃领衔主演,叫宫廷的歌舞团排练纯熟以后,搞了一个非常隆重的首演式,一下子轰动了长安城。只可惜,不仅以后,“安史之乱”爆发了,就像白居易的《长恨歌》所说的: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先是被赶出了长安,然后失去了心爱的杨贵妃,再然后他的皇帝位子也被儿子抢走了。他的歌舞团自然早就风流云散,而《霓裳羽衣曲》也散落到民间。在兵荒马乱中,就逐渐成了一个神奇的传说。   李煜一向有搜集图书的爱好,无意之间得到了《霓裳羽衣曲》的残缺不全的曲谱,交给宫廷音乐家整理之后,就送给娥皇去审查,(娥皇)一听,发现还是有很多问题。于是娥皇就干脆亲自出马,发挥自己又会写,又会弹的这个长处,就自己边弹奏,边把它记下来,把感觉不对劲的地方,她就全部把它改过来了,然后交给宫廷的文艺演出队一排练,声音果然是非常地动听。   从此以后,这个《霓裳羽衣曲》就成了南唐宫廷中歌舞演唱的保留节目,让李煜这个乱世中的弱国君主听得是如痴如醉,仿佛是回到了盛唐,当上了太平时期的唐玄宗。他有一首词《玉楼春》,描写的就是南唐宫廷演唱《霓裳羽衣曲》这个节目的那个盛况。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开头两句是说,傍晚时分,宫女们已经化好妆了,一个个肌肤如雪,一队一队地来到春意融融的大殿上,站好位置。然后演出开始了,“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是说笙和箫的声音,笙和箫这些乐器一起奏响了,声音清亮高亢,充满了天地之间,甚至连天上那个闲缓的行云也随着飘浮。“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是说在这样歌舞不断的晚上,是谁还临风撒下了香粉,不知道是喝酒醉了呢,还是被这香风熏醉了。我拍着栏杆,应和着乐曲的节拍,深深地陶醉在这美好的氛围里。最后演唱结束,要回去了,但是“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我的兴致还好得很呢,传我得命令,一路上不要点蜡烛,我要让得得得的马蹄踏着清夜的月色回去。   我们看,这个李煜他是非常懂得享受。   画外音: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中的精品,它经过唐玄宗李隆基的润色后,成为规模盛大、气势宏伟的大型舞曲。杨贵妃当年之所以能集玄宗三千宠爱于一身,除了因为她天生丽质之外,也是与她最善于舞《霓裳羽衣曲》有关。只可惜《霓裳羽衣曲》在安史之乱之后失传,到五代十国时只保存了残破不全的曲谱。当时一些宫廷乐人和民间乐人都曾试图修复它,均未成功。李煜得到残谱后,娥皇和他一起“去繁定缺”。最终,失传了两百多年的《霓裳羽衣曲》在南唐后主李煜的手中得以重现。      《霓裳羽衣曲》全曲充满了仙乐飘飘,舞姿婆娑的情景。娥皇凭借着自己深厚的舞乐功底,终于使开元天宝年间的绝响失而复传。李煜和娥皇这对多才多艺的恩爱夫妻,也在这种歌舞升平的后宫中,美美满满地生活了整整十年。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