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九)—囚徒生活(上)

讲师风采
赵晓岚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讲师简介:
赵晓岚,文学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姜夔与南宋……
视频简介:
公元975年十一月,南唐的首都金陵被攻破,历经三十九年、三代君主的南唐国灭亡。一开始委曲求全,到后来扬言要以死相抗的李煜,终于还是被戴上了李后主的帽子,做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俘虏。那么,这位曾经声称宁死不降的人,究竟有没有准备过实践他的豪言壮语呢?曾经“倔强不朝”的他,在投降以后又将会面临怎样的生活呢?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为您精彩解读南唐后主李煜的悲情人生。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在上期节目中,赵晓岚教授介绍了公元975年十一月,南唐的首都金陵被攻破,历经三十九年、三代君主的南唐国灭亡。一开始委曲求全,到后来扬言要以死相抗的李煜,终于还是被戴上了李后主的帽子,做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俘虏。那么,这位曾经声称宁死不降的人,究竟有没有准备过实践他的豪言壮语呢?曾经“倔强不朝”的他,在投降以后又将会面临怎样的生活呢?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继续作客《百家讲坛》,精彩解读南唐后主李煜的悲情人生。系列节目《李煜》第九集《囚徒生活》,敬请关注。   赵晓岚:   我们以前曾提到,当李煜说出如果赵匡胤把他逼上绝路,他就带领亲属、族人们自焚的誓言时,赵匡胤态度是不屑一顾的,认为酸秀才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大约是为了要显示出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如何样地神武英明吧,在宋朝人所写的正史和野史里面,也很配合地把李煜写得像个贪生怕死的人。   在马令的《南唐书》里,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插曲。李煜出城投降以后,宋军的统帅曹彬叫李煜回皇宫去准备行装,可是曹彬手下的将领不放心,认为这个李煜曾经说过要自焚的话,如果现在放他回去了,他要万一那么干了,谁能负责呢?这曹彬光是笑,不说话。手下的人再三说,曹彬这才笑着回答,他都已经投降了,怎么还会自杀呢?   在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里面也记载了这件事,不过把曹彬的理由说得更详细一些。他说:“煜素无断,今已降,必不能自引决,可无虑也。”意思是说,李煜素来是个没有主见的人,他现在既然已经投降了,就不用担心他再自杀了。     而在王陶的《谈渊》里,关于这个插曲写得更富有戏剧性。曹彬叫李煜到船上去喝茶,在河岸和船之间架了一块独木板作为通道,曹彬和他的副将潘美先上去了,李煜却转来转去不敢上,怕掉到河里去。后来还是曹彬派了两个人从两边搀着他,才登上了船。底下的情节和正史里所记的差不多,曹彬叫李煜回宫里去准备行装,第二天到船上来报到,潘美担心出现意外,曹彬说他连独木板都不敢上,怕死得很,现在我们已经允许他活着到中原去了,他怎么会自杀呢。     仔细分析以上的这些说法,我们会发现,其中还是有些问题的。在马令的《南唐书》里,曹彬推断李煜不会自杀的理由显然不太充分,投降的人未见得就不会自杀,何况这个人还放出过要自杀得狠话呢。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比马令的《南唐书》时间上要晚一点,可能他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加上一句李煜的性格没有主见的话。可是这句话一加,反倒让我们更加疑惑了,既然李煜没有主见,那么如果有那么一两个像陈乔那样的死硬派在他耳边吹吹风,激励一下他,难道他就不会改变主意自杀吗?比较起来,倒是王陶的《谈渊》里说这个曹彬从李煜不敢上独木板这件事推断他怕死,因此不会自杀,理由还算说得过去。但是《谈渊》它不是历史书,它所记载的主要是名人的八卦新闻,或者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当时的人是当做小说来读的,所以也是不大靠得住。 画外音:     从一代帝王转变为阶下之囚,南唐后主李煜经历的是一种常人无法经历和理解的惨痛遭遇。宋代史书从维护统治者角度出发,对亡国之君进行贬损嘲弄,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那么李煜在金陵城破前后的真实表现到底如何呢?曾经声称宁死不降的他,为什么到了最后的关头却没有实践自己的诺言呢? 赵晓岚:     那么,李煜在城破前后,他的真实表现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当我们把分散在各处的史料集中起来,我们会发现,第一,在城破之前,李煜对履行他的誓言是做了认真的准备的。马令的《南唐书》和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都记载着,李煜曾经在城破之前,在宫中积薪。也就是堆满柴草,随时准备把皇宫变成火葬场的。另外,李煜的自杀动员令对他的亲属也产生了影响。在皇宫附近,有一个净德尼院,里面有八十多个尼姑。基本上都是皇宫里出去的人,或者是出身于王公贵族。她们担心城破以后受到敌人的侮辱,所以李煜一说出要自焚的话,她们就成了积极的支持者和追随者,并且也在院子里堆满了柴草。李煜跟她们相约,如果看到皇宫里起了火,她们这边也同时点火,大家一块升天。     另外,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李煜确实打算和人世告别了。我们知道,李煜的最爱除了美女,大概就是从小时候就可是陪伴他的那些图书了。但是一个人如果要死了,他总会变得有些疯狂。于是,李煜吩咐他的私人图书保管员,那个美女黄保仪,他说如果城被攻破的话,就一把火把他的宝贝图书全部烧掉,不能让它落在别人手里。我们看,他连自己的殉葬品都选好了。     那为什么李煜到最后关头没有实践他的诺言呢?是他没有勇气吗?关于这一点,宋朝人的正史里面没有回答。倒是在一部叫做《江南别录》的野史里面简单地记载了这么一句话: 城破,后主欲自杀,左右泣涕固谏,得止 也就是说在城破的时候,李煜确实是有过有自杀的反应的,可是被身边的那些随从、大臣们哭着喊着给坚决地拦住了。从这一条记载,我们倒是理解为什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