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五)—危机重重(下)

讲师风采
赵晓岚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讲师简介:
赵晓岚,文学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姜夔与南宋……
视频简介:
李煜狂热的兴佛避祸并没有换来国家的和平和安宁。胸怀统一大志的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决心将南方全部收进他的版图中。此时,对南唐一直虎视眈眈的宋太祖赵匡胤为刺探南唐的虚实,消耗南唐的国力,削弱李煜的斗志,利用李煜对佛教的这种狂热,向李煜的身边派出了自己的间谍,使南唐进一步陷入了重重的危机之中。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间谍?他又将会对南唐造成怎样的破坏呢?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将为您精彩解读南唐后主李煜的悲……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像这么一个人,你如果说他会信佛的话,恐怕连佛祖都要皱眉头的。事实上,韩熙载对李煜所做的一下好人好事,他也十分地不以为然。有一回,李煜打猎回来,突然慈悲心大发,跑到监狱里去当法官,宽大处理了一大批犯人。这韩熙载知道了,就倚老卖老地跟他提意见,说陛下呀,你越界了,这监狱可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啊。请你掏出三百万私房钱支援一下国防建设,作为处罚吧。这李煜大概因为是已经完成了宽大处理犯人的目标任务了,所以那个心情很好,连说要得要得,您老人家可真是勇于纠正领导工作失误的标兵啊。     可就是这个勇于纠正领导工作失误的标兵,他在自己生活不检点的方面,一点都没有要纠正的意思。最后惹得领导生了气,不仅是贬了他的官,而且要把他踢出京城去。这下子韩熙载又抱起了佛脚,连忙就给李煜打报告求饶说“诸佛慈悲,尚容悔过”,声泪俱下地要李煜发慈心,积阴德,原谅他这一回,给他一个悔过的机会,不要让他这把老骨头死在外面。眼看李煜不理他,他就真的把那些歌伎全都遣散了,然后孤孤单单地就准备上路。李煜见他姿态做得这么足,以为他是真心悔过,于是改变主意,就把他留下来,官复原职。哪里知道,没多久,那些歌伎全都回来了。李煜只好是一笑了之。     其实李煜他哪里知道,这个韩熙载之所以要做出一个醉生梦死,风流老头的样子,他其实是看到南唐的国势已经是无可救药了,他怕李煜硬拉着他当宰相,白忙一场,又实现不了当年南下时说的当了宰相,就要打回老家的那个诺言,而成为千古笑柄。所以才煞费苦心地往自己脸上抹黑。特别是南唐朝廷内,那个激烈的党争,更让这个韩熙载决心退避来自保其身,把一腔苦衷救寄托在酒宴歌舞之中。     可怜李煜他一直认为韩熙载是个做宰相的料,几次三番地跟组织人事部门开会讨论,甚至还派了皇家画院的两个画家,担负起新闻摄影记者的任务,到韩熙载家去观察,去考察,看看传说中韩熙载这个乱七八糟的私生活是不是属实。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于是,故意以一种不问世事、沉湎声色的姿态,索性又举办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歌舞表演。被李煜派到韩熙载家去的一个著名的画家顾闳中,凭借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他把韩熙载家那个开宴行乐的全过程,他都暗记在心,回去以后救挥笔做画。于是就有了我们中国绘画史上非常非常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画外音:     韩熙载夜宴图》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经典名作,它以连环长卷的形式,描绘了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全过程。全卷构图巧妙,用笔凝练柔劲,设色沉丽清雅,人物形神兼备,细腻生动,突出表现了我国传统工笔重彩画的杰出成就。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有宋人的摹本。     当李煜看到《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之后,以为韩熙载放浪形骸,不堪重任,也就只得放过了韩熙载。而在南唐的大臣们中间。除了跟风派和骑墙派之外,还有一种人与此截然不同,那么这种人对于李煜的兴佛避祸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赵晓岚:     咱们现在再来看看,第三种类型,我不说大家夜猜得到,那就是领导最不喜欢的“反对派”。这一派,在历史上是以骨头硬著称,不怕打,不怕死,偏要去捋李煜的虎须。他们不明白,这个李煜实际要借佛祖来保卫国家安宁的苦心;他们也不懂得李煜为什么要把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投到佛教事业中间去,所以公开地唱反调。据《十国春秋》卷二十五的记载,先后给李煜上疏,提反对过度崇佛提案的人有三个。前面两个大臣没有留下姓名,我们只知道他们两个人的结局,一个是被摘了乌纱帽,一个就被流放了。那么第三个人叫做汪焕,这个人还只是个进士,还$正式做官。他上疏给李煜说:     昔梁武事佛,刺血写佛书,舍身为佛奴,屈膝为僧礼,散发俾僧践。及其终也,饿死于台城。今陛下事佛,未见刺血践发,舍身屈膝,臣恐他日犹不得如梁武也。     在这段话里,他就把李煜和历史上南北朝的梁武帝做了一个比较。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皇帝中最狂热的佛教信徒,他曾经刺自己的血写经书,把自己施舍到寺庙中去做和尚,每次都是大臣们用巨款把他赎了回来,赎了回来他又去,又赎去,他一共去了四次。他跪下来给僧人行礼,把头发披散,让僧人去践踏。这些都是他光荣的很著名的光辉事迹。据他自己说,他有三十多年不沾荤腥,不近女色。可就是这么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最后还是亡了国,而且是被围困在台城中,活活饿死的。     汪焕就说,陛下您事佛,大概还没有到梁武帝这个程度吧,梁武帝他是活活饿死的,那么陛下您可能还比不上梁武帝。不用说我们也知道,汪焕的这番话是够狠毒的,要搁在别的皇帝身上,多半是要“咔嚓”一声,砍掉他的脑袋的。唐朝有个韩愈,他就是在类似的情况下,写了一封劝告书,把唐宪宗和梁武帝就那么比了一比,结果惹得龙颜大怒,差一点要了他的性命。最后是好多人跟他说情,才弄了一个“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从长安贬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了。不过,这个李煜他的治国本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