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八)—国破身降(上)

讲师风采
赵晓岚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讲师简介:
赵晓岚,文学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姜夔与南宋……
视频简介:
就在南唐后主李煜沉迷声色、专心佛事、诛杀忠良之时,北宋的军队早已磨刀霍霍,做好了攻打南唐的一切准备。起初,赵匡胤对李煜采取的是诱降的策略,希望不动干戈、不损一兵一卒得到富庶的江南,不想李煜“倔强不朝”。于是,筹谋已久的赵匡胤以此为借口,派兵大举进攻,并且迅速打到了南唐首都金陵的城下。然而当南唐军据城死守,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之后,本来胸有成竹的赵匡胤却产生了撤军的打算。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在前面的节目当中,赵晓岚教授讲到,就在南唐后主李煜沉迷声色、专心佛事、诛杀忠良之时,北宋的军队早已磨刀霍霍,做好了攻打南唐的一切准备。起初,赵匡胤对李煜采取的是诱降的策略,希望不动干戈、不损一兵一卒得到富庶的江南,不想李煜“倔强不朝”。于是,筹谋已久的赵匡胤以此为借口,派兵大举进攻,并且迅速打到了南唐首都金陵的城下。然而当南唐军据城死守,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之后,本来胸有成竹的赵匡胤却产生了撤军的打算。 那么北宋的军队为什么要撤军?他们在南方打仗究竟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困境呢?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为您南唐后主李煜的艰难岁月。《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李煜》第八集《国破身降》。 赵晓岚:   中国古代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从南唐军队这方面来说,他们打的是在本土的反侵略的卫国战争。而且李煜和他的父亲、爷爷在做皇帝期间,对手下人都比较宽厚,对人民的生活也很关心,群众基础也相当不错。因此地利和人和这两个战争的有利条件,他们都占住了,这也是南唐军队能够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   特别是进入夏天以后,老天爷也来帮他们的忙了。南方的夏天大家是知道的,潮湿、闷热。这些对于南唐的守军来说,他们是早已习惯了,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北宋的军队就不同了。宋朝的士兵都是在北方的干爽气候里住惯了的,因此当南方高温酷暑季节一来,他们很快就出现了不适应的症状,很多人得了病,没有得病的人也都疲惫不堪,战斗力下降。想想看,大热的天穿着厚厚的盔甲去打仗,去爬城墙,有几个人能受得了呢?   这样好不容易熬到了七月份,秋天的凉风还没有吹起来,秋老虎却先发了威,把北方的士兵热得是七昏八素,叫苦连天。尤其严重的是瘟疫也来凑热闹。古代的医疗水平不发达,对待瘟疫这一流行病没有什么制止的办法,因此死亡率也就很高,他在士兵们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恐慌。这些情况报告到汴京城里,一向根本就不把李煜放在眼里的赵匡胤也不禁挠起头来。眼看李煜就成了瓮中之鳖,没想到我战无不胜的大军被南方的这些鬼天气和疾病整成这个样子。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他最后还是决定先把部队拉回北方,修整一下再说。画外音:     由于受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士兵水土不服,疾病流行,北宋的军队元气大伤,赵匡胤不得不决定暂时撤回江北休整。可是就在他这个命令即将下达之际,一个犯人居然又使赵匡胤改变了主意。李煜也因此失去了可以苟延残喘的机会。     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犯人?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力可以影响到赵匡胤的觉得呢? 赵晓岚:     这个人名叫侯陟,本来是扬州的代理知府。在北宋军队攻打金陵的时候,他也带着自己的地方军参加了战斗,而且还打了一个小胜仗。他之所以从前线跑到汴京城里,完全是个意外,他收受了贿赂,东窗事发,被部下告了一状。大约事情还比较严重,所以一向办事雷厉风行的赵匡胤就不管他是还在前方打仗,派人把他从前线抓回汴京治罪。     我们知道,这些贪官们虽然智商不一定很高,但是情商差不多是很高的都有自己相当过硬的关系网。这侯陟也是这样,他跟当时宋朝参加政事卢多逊是铁杆朋友。这个卢多逊大家可能还会有些印象,他曾经代表赵匡胤到南唐来给李煜过生日,临走的时候把南唐的地图都给要走了。回去之后,他就极力鼓动赵匡胤对南唐动手。因为很对赵匡胤的心思,所以就被提拔进了宋朝的核心领导班子。     侯陟在这个关键时刻当然不会忘记向自己的老朋友求救。巧的是,他这个一贯宣扬打下江南不成问题的老朋友,现在正为赵匡胤要撤兵的事情着急呢,正想着要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去劝赵匡胤再坚持。现在可好,雪中送炭的来了,让侯陟这个刚从前线回来的人去说一下,是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他就如此这般地教导了侯陟一通。侯陟被押到汴京之后,马上打报告给赵匡胤,说有江南的情报十万火急,要求跟赵匡胤面谈。赵匡胤正为江南的事闹着心病,当然是马上召见了。     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这书记载,当时侯陟正病着,连路都走不动,还是赵匡胤派侍卫把他扶进宫里去的。要知道,贪官都是有一些表演天赋的,关键时刻,侯陟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远远地瞄到赵匡胤在那里,它就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夸张地大喊,江南马上就要平定了,陛下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撤兵呢?希望再加一把劲儿,我保证一定成功,如果我说得不对,陛下可以诛我的三族。那就是父族、母族、妻族全部杀光。     赵匡胤一听,哎,有文章,当下就把侯陟叫到跟前来,叫左右的人退下去。两个人就密谈起来。这侯陟按照卢多逊的教导,把金陵在宋朝部队的围攻下已经如何样的困难,如何样的危险的情况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通。还真把赵匡胤给说转了心意。于是兵也不撤了,侯陟的罪也不追究了,而且马上把他还调到组织部负责人事工作。这侯陟死性不改,后来还利用职权干了不少卖官的事。这个我们就不说了。     总之,一次本来可以让李煜得到喘息的机会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