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之培田社区大学与乡土……

讲师风采
吴美熙
讲师简介:
吴美熙,培田客家社区大学社区志愿者,培田古村落保护与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培田文化的学者。
视频简介:
我们每一年接待几十批的60多个国家的游客,我们应该为我们的祖国感觉到自豪。培田在永兴,我们客家人第一次丧失家园,丧失故土,背井离乡到了永兴,通过八百年艰苦创业才有培田古村落保护起来,这是我们第一次得到土地,得到自己的财富,得到自己支配的财富。本期节目将由培田古村落保护与研究会副会长吴美熙发表《培田社区大学与乡土文明的推进》主题演讲,精彩节目尽在本期,不容错过。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最近莫言得到诺贝尔奖,但是我看到莫言的作品我为乡村的农民感到心寒。因为乡村的文明不再,所以我决定要很好的来重建乡村文明这个主题非常的好,所以我就换了个发言的提纲。 那么你们现在所看到的这面墙可以追溯一万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用的生土,卵石木材的构建,这是我们中国一万的年的建筑文明,这是可以追溯到西汉我们这种横平竖背这种青砖青砖带瓦的灰色建筑,这也是千年建筑文明,所以我们的文明绝对不会比西方差。我今天的命题改过,一个八百年古村落文明的命运它有三起三落。 这个里面就是带来一张画,因为刚好停电,音像资料没有办法搞出来。这是八百年古村落是这样的美,我们看美国、日本他们都找不到的,我们每一年接待几十批的60多个国家的游客,他们都说如果在我们的国家那是太美了,我们应该为我们祖国的遗憾感觉到自豪。 培田在永兴,是一个客家古村落,我们客家人第一次丧失家园,丧失故土,背井离乡到了永兴落叶,通过八百年艰苦创业才能够把培田古村落保护起来,这是我们第一次得到土地,得到自己财富,得到自己支配的财富,这是它的喜悦。但是我们这个村庄它美啊,美在有青山,有绿水,有珍禽异兽,还有和谐乡村的诗情画意,它有三龙若曦、五府雄踞、前朝古籍,这种地理。但是它也有平均十户一所学校,五户一座宗祠,三户一个商店,一幅平均十块村民纪念。所以它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是天地人和的乡村文明,新中国成立以后给我们农村带来什么呢?我是一个最穷,最穷,现在房子也是最危险房子里面住的人,我永远感谢共产党是他给了我带来了几千年所追求的平均地产权的梦,这个梦实现了。 第二个我一块地可以自己支配种什么,挣到的钱可以自己使用,种下的菜我可以一餐吃一大缸芋头,可以吃的饱饱的挺舒服也就满足了。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觉得很舒服,可是1958年大跃进人民大公社把这个一搞我们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支配权,三年困难时期桌子上放的都是交易单,穿的一件衣服穿了十几年又满是补丁,又重回到那种穷困潦倒的日子,这又是乡村文明的机会。 我们的学校曾经有过培养238个秀才的非凡,过去我们的古街叫书院路秀才街,后来我们连城县只有一所高中,全县100多名高中生,1963年的时候考进两名大学生,那时候东风桥可难挤了。农村的教育,没有教育的农村,没有文化人的农村那个萧条景象就可以理解了。更加尚唯成分论,你成分高一点的政审卡了,上大学政审卡了,所以人家问我说你培田过去那么非凡,现在有多大的官啊?我说最大两个,因为他成分太高了穷得也太穷了,那是一个。 第三次机遇是改革开放,前20年跟我们中国乡村文明命运带来新生,给广大农民的致富之路带来,培田村90年初教育普及率达到99.5%,升入初中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2004年我们逐步统计的时候我们一城不到两千人口,但是大中学历有498人,去吃皇粮了去了,那么高中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有600到700位,他们打工去了,有一定文化都进城了。许多子女也带到城里面去了,我调回去当校长的时候,我的学校13个班,19位老师,257个学生,那个架子那么高,我要爬一个凳子上去才能够把它拿下来。现在现在140亩的校园,门可罗雀才27位先生,五个老师平均年龄52岁,一个幼儿班3、4、5、6年级四级是11个学生,他的活动器材是塑料片,还是有一个50多岁的老夫子在那边带那儿幼儿,你说能唱能跳吗?能生动活泼吗?农村的教育危机已经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弱势,成为底层。 有一个爷爷奶奶一年花了两万块钱到城里面租房子陪一个孙子读书,多可怜啊。那么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底下,我们通过保护这一大片古民居,保护它,开发它,我整整为它花了27年的时间,头发也白了,牙齿也掉了五颗,所以讲起话来漏风了,讲起话来也很可能会说得走调,与政府的调子不同。但是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让我们讲实话,我也觉得在专家面前要讲一点实话好。 从这个看起来,我们一个村改革开放是带来好处的,哪些好处呢?那就是说我们这些人进城,这些人去领皇粮,结果我们一个穷乡,信用社的总存款是1380万。但是我一个村,13个乡镇村,我们一个培田村占了480万,占了1/3,13个村当中我们村占了1/3,不包括在工商行存款,因为我们那个村没有其他银行只有一个信用社,这说明第一个我们富了。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