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之移动多媒体时代的乡……

讲师风采
李极冰
讲师简介:
李极冰,北京天智通达CEO。在美国州政府担任首席经济学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任职级别最高的中国大陆学者。
视频简介:
文明是什么?这在近代逐渐被理解成为一种叫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人们把文明化和城市化这两个概念在内涵上联系在一起了。可是这种城市化是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思考的文明,文明本身是什么?文明本身是建立在一种文化的基础上,文化又是什么呢?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本期节目将由北京天智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极冰,发表“移动多媒体时代的乡村文明发展”主题演讲。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今天到这里来很高兴跟大家在一起,我想谈一谈我自己个人对这个论坛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觉得论坛办的非常好,因为它是从整个中国乡村文明这个角度切入的一个大问题。实际上这个命题的展开更重要是一个什么呢?是一种叫文明发展的对话论坛,所以我们如果把“中国乡村”这四个字给暂时去掉,实际是中国文明一个发展论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孝德教授和诸位专家我们来到一起,我想最重要是我们想谈文明,文明是什么?文明的英语叫civilization,这个civilization是在近代逐渐被理解成为一种叫urbanization一种叫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人们把文明化和城市化这两个概念在内涵上联系在一起了。可是这种urbanization它是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思考的文明,我想谈一问题。 文明本身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文明本身是建立在一种文化的基础上,文化又是什么呢?我个人也看了一些书,我看了一些书之后我自己觉得这个文化说来说去不如干脆说一点,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它叫humanization,就是人怎么做人,人怎么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中国人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我想我们老祖先是有一些智慧的。 大家知道在全世界有两本书最受盛行有两个经,一个是《Bible》圣经,一个是老子的《道德经》,这两本书给我们非常大的智慧。老子当年在那里坐着看着天望着地跟我们讲这个“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此二者同出,而异名”。这个讲的非常非常深刻,从那里最后一代一代衍生到朱子天人合一,又有杨明(音)先生的知行论。这个知行合一,所以中国的文化是这么一代一代传传承下来的。可是到了近代,我们发现了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怎么引起的呢?我这里就是想提出一些问题和各位在座的领导和专家讲一讲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我的想法可能完全都不对可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吧。 我们想中国的乡村文明现在在一种什么时代覆盖下,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我个人因为我是做移动媒体的,所谓移动媒体就是在移动互联网上所形成媒体的形态,在这个时代下我们进入怎么讨论乡村文明。好,我大概讲这么几点:第一部分就是关于中华文明时代变迁,第二个是文明重建和生态文明,第三个是移动媒体和生态产业的关系,第四个是我讲一讲我们在这方面具体的实践,最后一个是讲讲文明复兴。 刚刚大家都知道党的十八大结束了我们多在学习十八大文件,在学习十八大文件的时候我把十八大文件和十七大文件对比,把十七大文件和十六大文件对比,因为我时间特别少,我也不是一个好好学习的人。我大概看了一下中央在整个十七大在十六大的时候对整个形势基本分析有一个非常重要,在十八大的时候我们提出四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到了十七大时候多了三个字,大家知道是信息化。十八大不是这么提的,我把这个东西加上叫什么?十八大和十七大,如果报告主题思路上最重大的变化是什么?又多了三个字,叫生态化。所以十八大是第一次正式把生态化的理念贯彻到党的整个报告当中。 我们想在整个近代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基本的事实是什么?我们现在谈现代化,但是这个现代化基本是什么呢?这个现代化不是一个中国的概念,这个现代化是一个西方化的概念。所谓现代化我们谈的一切现代化都是在西方化的理论体系和语言架构和逻辑理念体现下,这个西方的现代化思想最后就进入到我们今天一种科技化,我们如果看看整个西方的文明史,我们就看这个文明史最后1459年中世纪的结束进入到西方史最后进入到科技史。 那么西方整个文明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呢?西方基本跟东方发展是完全不同的路径,在不同路径下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底层的逻辑是我们不能轻易的否认对方,同时也不能轻易的否认自我非常重要。因为西方思想就近代发展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诞生的,而这个工业革命是沿着,这个西方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四个步骤一步一步诞生的。大家知道工业化是怎么诞生的,工业化基本是两种基本思路逻辑诞生的,左手是什么?左手就是基于亚里士多德他的逻辑学这种逻辑辩论体系下诞生的,右手是什么?它是根据实验理论和归纳法统计出来的。所以基于实证的科学以及基于逻辑的这两个结晶科学诞生了工业化的体系,而工业化生产第一追求就是卖出自己的产品,这就进入市场化。市场化需要更高速的运转需要资本化的力量,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在一百多年看到了资本的资本属性和人的属性在本质上存在一种文明冲突。 所以我想我们今天更多对话应该建立在这种叫文明冲突的理论上去考虑,资本化的最后的运作带来的就是一种国际化的全面发展。所以这是西方的路径,但是中国不一样,西方是基于这种叫analysis和analogy方法,一种分析和类比的逻辑理论去发展的,东方不一样,东方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