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八集(上)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儒家文化认为,要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然后才能做一个有知识的人。所以《三字经》先教孩子们应该怎样为人处世,然后再教孩子们应该怎么读书。那么古人读书和我们现代人读书有什么不同?古代时期的小学都有什么课程?什么叫训诂?什么是句读?训诂和句读对于学习古文,为什么特别重要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字幕配画外音】 《三字经》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蒙训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dòu)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儒家文化认为,要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然后才能做一个有知识的人。所以《三字经》先教孩子们应该怎样为人处世,然后再教孩子们应该怎么读书。那么古人读书和我们现代人读书有什么不同?古代时期的小学都有什么课程?什么叫训诂?什么是句读?训诂和句读(dòu)对于学习古文,为什么特别重要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八集。 【钱文忠】 上一讲我们讲到《三字经》按序排列,排到了单数的最高、九。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了一个比九还大的数,但是是个两位数、十。所谓的十义,十种恰当、正当的交往处理方式。哪十种呢? 【字幕配画外音】 《三字经》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钱文忠】 翻译成白话什么呢?父子之间要注重慈爱与孝顺,这当然父要对子慈爱,子要对父孝顺;夫妻之间和睦相处,夫妇从;兄长必须友爱弟弟,弟弟应该恭敬或者尊敬兄长;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相互讲究信义;君主要尊重臣子;臣子应该忠于君主;这十义、十种恰当的行为准则,人所同,人都应该做到、争取去做到。概括来讲,十义就是 【字幕配画外音】 父慈子孝 夫和妇随 兄友弟恭 朋谊有信 君敬臣忠 【钱文忠】 我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兄友弟恭的故事,这个故事过去的名字叫赵孝争死。 【字幕】 赵孝争死 【钱文忠】 那一听这名字,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很悲烈的一个故事,一个叫赵孝的人争着去死。这是怎么样一个故事呢? 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有一年天下饥荒,社会当然就动荡不安了。有一天,兄弟两个正在家里玩耍的时候,强盗破门而入,在家里乱翻。当然,荒年嘛,主要是希望能够抢到一点粮食。然而赵家一贫如洗,没有一点油水、没有一点粮食。兄弟俩一看强盗冲进来,这俩岁数都不大,吓得就直往门外跑。当然弟弟跑得比较慢,赵礼跑得慢,强盗一把就把赵礼给抓住了,抓住了以后怎么办?打算把他给吃了。吃人的这个风俗,古代还是有的,甚至有把人肉当军粮的、人肉干,所以那个时候强盗就准备把他弟弟给吃了。哥哥赵孝本来已经跑得很远了,一看弟弟没跟上来,回头一看弟弟被强盗抓了,就跑回来、自己再跑回来,跪在这些凶恶的强盗的面前就哀求。我弟弟有病,身体瘦弱、身上也没多少肉,而且他的肉也不好吃。你们把他放了,只要你们把我弟弟放了,我身体好、我也比较胖,你们就吃我吧。这是哥哥赵孝在争着替弟弟去死。当时强盗都愣住了,面面相觑。他们哪里见过有这样争着被人吃的兄弟呢?赵礼就在旁边说,是我先被你们抓住的,我如果被你们吃了,那是我命中注定。我哥哥已经跑了,我哥哥有什么罪过?你们为什么要吃我哥哥呢?兄弟两个抱成一团,抱头痛哭。强盗很凶恶,但是也被这兄弟两个的那种友爱之情打动了,所以就撇下兄弟两个跑了,就没有吃这兄弟两个。 这件事情后来被皇帝知道了,就下令褒奖。因为这个是兄友弟恭的最好的例子了,就将这个兄弟两个人的事迹昭示天下。 至于友朋之道,古人很重视。我们前面讲过。但是大家知道,古人在友和朋之间是有区别的。古人称有同样德行的人、道德一样的、行为操守一样的为什么?为朋。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