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教程第六讲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三)

讲师风采
潘云良
讲师简介:
潘云良,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博导。社会兼职:中央组织部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命题组成员。中国软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网首席顾问。
视频简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加强社会管理应该有什么样的举措呢?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潘云良教授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还有交通,现在城际间的轻轨,像北京到天津20多分钟,但是我从家里边要到北京南站一个小时。所以上下班的时间很多都留在路上了,所以大城市就带来城市病了。 还有工业的污染病,我国耕地和淡水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79%、42%。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自然资源紧缺的形势进一步加剧。就按石油资源来说,现在中国每年自产约1.8亿吨的石油,进口约1.7亿吨,也就是说对外依存度,依赖率多少了?一半以上要进口。很多发生战争都是因为什么啊?领土争端,资源限制,最后就发生战争了。人类都是这样,所以我们说现在我们所处的条件不是说早期英国工业化那个时代我们所具备的条件了,那时候英国的工业化,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市场比较小了以后它就开辟海外市场,它就殖民扩张,强占别国的资源,甚至用利炮打开你的市场,现在我们能这么做吗?所以中国是和平崛起,所以要靠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的道路你要崛起,这个事人家都警惕你,为什么啊?因为你中国要崛起的话你就得发展,你要发展的话你这么样一个消耗,你可能把全世界的资源都消耗尽了。但是中国你要不发展也很可怕,如果中国放出两亿人去,如果比如说中国出现动乱,放出两亿人,放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都受不了。所以我们自己必须管好我们自己的事。 我们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65%的国土面积为丘陵,33%的国土面积为干旱荒漠区,70%的国土面积受东亚季风强烈影响,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生产,35%的国土面积饱受土壤侵蚀和荒漠化,30%的国土面积是PH值小于5的酸性土壤,20%的耕地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和海水入侵,17%的国土面积构成了世界屋脊。所以中国大陆平均高度是世界平均高度的1.83倍,大家得有这样一个概念。水资源污染,四百多个城市缺水,一百多个城市严重缺水,黄河等几条大江大河断流。 我国酸雨分布,大家看这个图,红色的部分全是酸雨分布的地区,PH值小于5.6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0%,酸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8.4%,二氧化硫污染的地区现在占到3%。就是现在红色的都是酸雨覆盖的地区。大气污染,北京沙尘暴,土地生态恶化,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硫2005年比2000年增加7%,排放量占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量占世界第二。 有关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总量的9.5%,占消耗的能源却占到了世界的20.8%,发电量消耗占全球的17%,钢材消耗占30%,水泥消耗占54%,煤炭消耗占48%。而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率过低,我国每新增一块GDP,要比世界其他国家平均多消耗三倍以上,比日本多13倍以上的能源。到2020年我国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总量将达到30亿吨标准煤,比2000要翻一番还要多。未来15年我们要新建煤矿生产规模要相当于目前美国的产煤能力,电力要再建两个日本的电力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50%和40%。矿产资源的消费也将大大增加。所以我们现在这样一种社会管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就是资源消耗的已经过度了,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就拿水来说,四百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假如说我们要用现代的工业提纯,就像你们同学手里边那矿泉水,它要用现代工业来提纯,这个成本如果每个人都靠这个作为我们生活用水,那是不可想象的,那我们的社会要出大问题。中国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从唐代1.6次每年,预计未来20年可能每年要发生4.1次,现在是平均3.9次。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