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国“两会”热点专题解读—热点三……

讲师风采
陈宇学
讲师简介:
陈宇学,女,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发展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视频简介:
十八大报告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与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如何认识创新,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后发优势有哪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陈宇学从以上几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解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同时我们的第二类创新是所谓的集成的创新。第三类是原始创新。当然这原始创新可以说它是最难的,也是我们在很多领域我们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如此之高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不够,所以我们特别强调我们的原始创新。但是原始创新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长期的积累,而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又是在不断的发展,因此我们这三类创新都是并重的。这是我们中国走的自主创新的道路,这三类创新我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发优势 我们提出来作为我们国家的创新战略,要实施我们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现在有没有一些基础,我们如何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的推动我们的创新,应该来说我们中国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巨大的成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来看,而这个成就一定程度上它为我们进一步的实施我们创新驱动战略实际上是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个基础我们可以具体来看一下。 (一)科技资源优势 第一个就是我们建国一直到特别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科技资源的优势可以说还是不断的显现出来,一方面就是我们的投入,刚才我提到了我们2012年我们全社会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97%,这一年提高的百分比就如此之多,所以我们国家的一个高度重视这种投入的一个增加,实际上为我们提高我们的创新力,实施我们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它实际上是打一个很好的基础。还有我们的人才,我们的人多,我们的研发人员居世界第一位,我们研发里头的研究人员占全球就达到了18%,居世界第二位,还有我们的研究机构。还有就是我们很好的一个基础,就是我们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的产业门类还是相对是很完整的,而这种完整实际上为我们的创新奠定了一个很好的产业基础,您比如说现在发达国家它要推动它的再工业化,它要推动它的创新,它可能没有技术了,因为它那个产业好久都已经不做了,他要再工业化,再产业化的话,实际上不像我们中国有这么好的一个基础,这是我谈到的第一个方面。 (二)危机时代:危就是机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这样一个时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现在,我们全球我们中国也没有完全走出去,但是这个危机时代实际上就是危机我们把它分开来看,危就是机,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无论是美国的经济转型,还是日本的经济转型,还是韩国的经济转型,都是在危机时刻通过创新来实现的转型,创新它助推了美国的经济调整与经济的复苏,我们看我们的邻国日本他也是通过创新立国战略来帮助它日本走出了零增长,石油危机爆发推动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的另外一个邻国韩国在上一次的亚洲金融危机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是在这个事情上他们抓住了互联网,抓住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他整个经济的发展。我们也知道现在三星电子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还是很高的,所以危机时刻它实际上也就是给我们经济转型,给我们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机,有经济学家研究他也研究里表明,实际上在经济形势很好的时候大家顾不上考虑我这个经济怎么来创新,市场它就很开阔了,所以我可能就投入投入以后就生产然后把它销售出去,只有危机,东西卖不出去了,然后生产经营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会想我怎么通过创新来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这个时机为什么我们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是第二个。 (三)市场优势 第三个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也要抓住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市场优势,我们中国人的,同时我们的背后的话是我们发展的一种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恰好是我们未来发展或者未来创新的一个动力所在,一个立足点所在我们的人口,我们的城镇化,我们的工业化我们的信息化,我们的农业现代化都是一个进程中,人多实际上就意味着什么,我们的规模大,我的市场规模大,另外一个的话,就说我这种进程中我还没有完全的,我的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如果我在推动这个城镇化的过程中,我就会形成更多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它一定程度上就带动和创新的形成,所以我们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接下来关键就是要实施我们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话,接下来就是我们怎么来实施,怎么把我们的优势变成我们实实在在的一个实力。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