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之在劫可逃(上)

讲师风采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王立群,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
视频简介:
刘邦在偷袭陈留和智取南阳后,没有任何悬念地进入了关中腹地咸阳,至此刘邦入关灭秦的任务已经完成,而北上救赵的项羽却没有刘邦那么幸运,作为副帅的项羽他先杀掉主帅宋义,然后在巨鹿破釜沉舟,摧毁了秦朝的两大主力兵团,章邯兵团和长城兵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项羽在巨鹿之战大获全胜时开始挥师西进,去取关中,然而他想不到的是刘邦已经提前了两个月进入了,并且派兵阻止项羽入关。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项羽来到函谷关之下,才得到刘邦先入关的消息,他看见他把着函谷关呢,所以他就知道了两点,第一,刘邦比他早入关,第二,刘邦把住了函谷关,不让他进。这两点给项羽的刺激非常之大,所以在《史记》中间《项羽本记》中间,写到项羽走到关前以后,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一个心理活动,就是大怒,这是第一次大怒。 一怒之下,项羽就派他自己的将领,打函谷关,硬打。当然,项羽这个时候是军队的力量也强,战斗力也强,迅速的就把函谷关给打进去了。到了12月,项羽带领他的军队来到了戏水,这个时候跟刘邦的军队相距不远,相距四十里地,两个人没有见面,进入关中之后,他又得到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是刘邦手下的一个左司马,叫曹无伤,向项羽告密,这个告密对项羽来说是火上浇油。 曹无伤的告密讲了三点,沛公欲望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写的很简单,这三句话是三个要点。 第一,刘邦要做关中王。 第二,让秦王子婴做相国。 第三,刘邦想把关中的财宝全部据为己有。这三点在项羽看来,没有商量,一条都不能承认,一条都不能接受。所以,项羽这个时候,第二次大怒,又生气了,非常生气。这个时候的项羽手下唯一的一个谋士叫范增,范增又给项羽做了一番批讲,范增怎么批讲呢?范增这么说,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务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结论是急击勿失。 什么意思呢?范增这个话是说,说刘邦这个人,原来在老家的时候,贪财好色,现在入关以后,财也不要,色也不近,这个人在压抑自己的本性,当一个人压抑自己的本性的时候,他一定是有自己所图,所以这个人的志向不小,这是范增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派人去看了刘邦头上的云气,说他头上的这个云气是艳若五彩,形若蛟龙,他说这是天子之气啊。所以根据这两点,范增的建议,赶快打,别失去机会。本来项羽就想打,范增又给他做了这一番批讲,更坚定了项羽要灭刘邦的决心。所以项羽就下了一道命令,这道命令司马迁写的很简单,叫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就是第二天一做,让我的士兵吃好饭,然后一鼓作气,把刘邦给灭了。 这个决定其实是源于项羽的两个大怒决定的,一个是函谷关前的大怒,一个是得到曹无伤秘告以后的大怒。 同期声:刘邦封堵函谷关,暴露了他想当关中王的私心,但事实上,刘邦比项羽提前两个月进入关中,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按照怀王之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关中王非刘邦莫数,项羽也应该遵守约定,但是此时的项羽做出了一个武力解决问题的方案,那么项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大努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问题呢? 嘉宾我们细想一下,这两个大怒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项羽的内心非常恼火,但是这两个大怒的背后,实际上深藏着的是三大原因。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