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说客双雄之苏秦之死

讲师风采
姜安
法学博士
讲师简介:
姜安,1963年6月生人,吉林省集安市人,法学博士。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视频简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生于战国时期的苏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于诸侯之间,从出身卑微的一介寒士成为身挂六国相印的显赫人物。他说服六国联合对抗秦国,以一己之力促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国际大联盟,他卓尔不凡的政治才能受到了一代一代文人志士的敬仰,被誉为纵横家的鼻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经天纬地的谋略家,最终却没能摆脱悲剧的命运,他被处以极刑,车裂而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苏秦落得如此下场?他的死究竟是不是……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公元前284年,在齐国的国都临淄城的一个集市当中,人员涌动,很多人纷纷来到这个集市当中。他们要观看一个非常残酷的死亡仪式,这个死亡仪式就是车裂。谁的命运如此不济、厄运当头被车裂而死呢?这个人就是我们讲的主人公-苏秦。一代英杰壮志未酬的苏秦,在车裂之后客死他乡。 苏秦的死对他个人来讲无疑是一场悲剧。苏秦为什么招来横祸?为什么有人对他采取这样一个极端的处罚方式?苏秦为什么以这种方式死掉了呢?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至少有这么几种观点,这意见是不一样的。所以苏秦的死亡,就像他的人生一样,人们对他评价,从古到今一直是众说纷纭的。 关于苏秦死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种观点:一个观念就是《吕氏春秋》的说法。“齐大夫与苏秦争宠,使人刺秦,杀之”当时齐国有很多大臣,和苏秦在齐王面前互相争宠,有人嫉妒他,派人就把苏秦杀掉了。这是一种说法;第二种说法是《史记》的说法,《史记》也强调苏秦在齐王面前很得宠,齐王很信任他,于是有人也开始嫉妒他。有人就琢磨他,也是派人就把苏秦杀掉了。但是杀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细节交待,当时(苏秦)没有被刺死,苏秦是身负重伤,就见到了齐湣王。但是杀人者已经逃逸了。这个时候,苏秦就跟齐湣王互相商量,眼看我是救不活了,我肯定死掉。但是杀我的人没有抓到,怎么办呢?我给你齐湣王出一个主意,你干脆第二天把我在一个集市当中,五马分尸。而且昭告天下,我苏秦中为什么死呢?我是燕国派到齐国来的一个卧底,最后被你齐王发现了。你这么一做的话,杀我那个人自然而然就会暴露出来。然后你把他抓住,替我报仇。这是《史记》的说法。 《东周列国志》的说法和这有些类似,《东周列国志》是这么讲,也是苏秦在齐国谋事期间,深得齐王的宠信。有人也是嫉妒他,这个时候有人就招募了一位壮士,这个壮士身怀匕首,有一天趁着苏秦上朝的时候,就刺伤了苏秦。苏秦手捂着腹部,非常艰难地跑到齐湣王身边:我被人刺了。刺他那个人也是逃逸了。这个时候,苏秦也给齐湣王出了个主意,说这样吧,我也活不成了。你第二天做个样子,我们搞一个苦肉计。你第二天在集市当中把我杀掉,然后也是昭令天下:这个人是燕国派到我这来的一个间谍,事情败露被我发现了,但是我要奖赏杀掉苏秦这个人,找不到他,谁能不能够来报名?说苏秦就是你杀的。如果你出现的话,你只要报你大名的话,那好,奖赏千金。两人做了这么一个计谋。第二天苏秦就在集市当中被车裂杀掉,杀掉苏秦的那个人,一听说有奖赏了,马上就来了,来了说这是我干的。这个人马上就被齐湣王抓到,不仅把他杀掉,株连九族。这个事情过去之后,齐湣王通过各种消息逐渐传过来,忽然才明白一个道理。原来苏秦真是燕国派到我齐国的一个间谍,也就是在这之前,他并不知道。这个时候后悔万分,于是齐国和燕国的关系,开始变得更加紧张。这是《东周列国志》的说法。 1973年有一个重大考古发现:汉朝马王堆。有人专门搞了一个研究成果,我们以前谈过,叫《战国纵横家书》。有很多作者,对苏秦的整个经历、包括死亡情况。重新进行研究和考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和《史记》的说法、和《吕氏春秋》的说法,都不尽相同。他们认为苏秦之死,其实就是间谍罪暴露了。你是燕国到齐国的卧底、暴露了,暴露之后,齐湣王发现了,大怒。于是齐湣王把(苏秦)在集市当中五马分尸、车裂。 大家看,有关苏秦的死因,这几种代表性观点,还是有差异的。那么就我个人来看,倾向于哪种观点呢?我比较倾向和赞同第三种观点,我认为苏秦之死,就是因为它在齐国做卧底,这个行为被齐国发现了,齐湣王大怒,然后进行车裂。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