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之生父之谜

讲师风采
王立群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王立群,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
视频简介:
传世的历史文献不可能将历史的真实不偏不倚地记载下来,但是,《史记?吕不韦列传》对"秦始皇的生父是谁"这一事实,却完完整整地记载下来了。除了《史记?吕不韦列传》的明确记载外,还有两种重要的文献记载。第一,《汉书》、《资治通鉴》都取《史记?吕不韦列传》之说。第二,汉代文献的记载可以旁证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帝王的世系都很清楚,唯独秦始皇的生父是谁?司马迁写的若明若暗。所以史学界对秦始皇的生父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答案。那么秦始皇生父是谁?这个争议是如何造成的?我们应该怎样破解这个迷? 我先说第一种说法,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当异人被立为安国君的嫡子后,异人的地位就日渐高了,然后异人和他师傅吕不韦的关系,也就逐渐亲密了。有一天,吕不韦在家设宴,这个家宴只有两个人,一个吕不韦,一个是异人。虽然是两个人的家宴,但非常豪奢,开始就是歌舞,第一个出场的就是赵姬。赵姬可以说,最拿手的绝活就是跳舞,所以赵姬一出场,就吸引了异人的目光。赵姬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赵姬是个让男人看了一眼,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女人,这很有点儿传奇色彩。所以异人看了以后,就热血沸腾。他这个时候,已经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嫡子,他顾不上这个身份,看到赵姬跳舞以后,马上就端起一杯酒,献给吕不韦,敬完酒以后提出要求,让吕不韦把这个赵姬赏给他。吕不韦在这之前,已经看出异人对赵姬感兴趣了,因为他看见异人的眼睛在发光。但是他没有想到,作为秦国太子的嫡子,竟然敢于这样出口夺爱。因为这个赵姬不是别人,是吕不韦的爱妾。所以,当异人提出来要的时候,吕不韦的第一个反应是大怒,非常生气。但是想了想,自己已经为异人把家产都散了,所以也不在乎一个赵姬了。最后呢,满腔怒火,还是笑呵呵的说可以。异人当然很高兴了,酒也不喝了,舞也不看了,抱着美人就回去了。《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就是赵姬隐瞒了自己已经怀孕了,到了大期,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为政。而这个“政”,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这一段记载的信息量非常大,它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四点。一,赵姬是邯郸绝好善舞者,史书原话,好就是美,绝好就是绝顶漂亮,也就是赵姬是邯郸一个非常漂亮而且善于跳舞的女人。二,赵姬是吕不韦的爱妾。三,赵姬怀着孕嫁给异人。四,是异人把吕不韦最喜爱的一个女人夺走了,这叫夺爱。那么这一次家宴和异人要走了赵姬,后人把它概括成四个字,邯郸献姬。当然这个故事本身就存在一个谜团,后人们讨论,说吕不韦这个家宴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这个差别很大。《吕不韦列传》写的是,异人看见赵姬就非常喜欢,然后就要,而且这个时候写了四个字,叫“吕不韦怒”,很生气,但是想到已经散了家财了,最后就算了。所以有一派学者认为,吕不韦对异人的投资,是智力投资,金钱投资,他不是希望自己的儿子随着赵姬嫁到异人那儿,将来再去做秦王,这是一种意见。另一种意见,说“吕不韦怒”是假怒,这是设局,是下套,有意设计了这样一场阴谋,用赵姬吸引异人,这是关于秦始皇生父的第一种说法,吕不韦之子。 这个设局下套说,我觉得是有问题的,最起码有两个问题。第一,焉知性别,赵姬怀孕嫁给异人,将来生下来的儿子再做秦王,但是可以想一想,赵姬怀孕还能跳舞,肯定不是在发生了一些形体变化的时候,那一定是在早期,而且嫁过去以后,异人没有发现,只能说明是刚刚怀孕时期。刚刚怀孕,现在连B超都检查不出来,你怎么能确定赵姬怀的就是男孩,要是生个女孩,已经嫁出去了,那不是赔了夫人,最后生了不是国君吗?怎么能说吕不韦就是让赵姬怀上自己的孩子,再嫁给异人,将来生下儿子做秦国国君。这是第一个问题。所以我认为,邯郸献姬是巧合,而非设计;是夺爱,而非设局。再一个,风险太大了,找一个自己的爱妾,怀了孕再嫁给人家,万一阴谋败露了,吕不韦就不OK了,肯定完蛋了。你献给我一个赵姬,先让她怀了孕,再嫁给我,将来第一个发现这个事情的人是谁啊,一定是异人,他会首先发现。异人要是发现这个事,甭说将来是当国君,赵姬要不要都成问题了,甚至可以连累吕不韦,风险太大。尽管吕不韦是做风险投资的,但风险也是太大了。因为邯郸献姬的前提是要生个男孩,才可能继位。生个女孩,一切都报废了,所以如果说吕不韦想让自己的儿子去做秦王,那肯定是吕不韦的脑子进水了。所以,我认为,设套这一说绝对不能成立,赵姬再嫁,不是吕不韦的阴谋,是异人夺爱。但是不管怎么说,《史记》可是把这段故事完整的记下来了,而且没有第二种文献,能够完整地秦始皇的出生,所以这个文献在破解秦始皇生父之谜中间,是非常重要的,是唯一记载最完整的。而且,这个文献还有两个特征,有两个重要的佐证,第一,班固的《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采用了这种说法。第二,汉代其他的文献,也证明了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比如说《汉书.王商传》记载:“臣闻秦丞相吕不韦,见王无子,意欲有秦国,即求好女以为妻,因知其有身,而献之王,产始皇帝”,这是汉书的记载,和史记的说法完全一样。此外,班固还有一个上表,有这样八个字:“秦之其位,吕政残虐”,吕政,不叫赵政,说吕政,就说明秦始皇是正月出生,名字叫政,所以说他是吕政,就等于说是吕不韦的儿子。这种说法,最大的优越性,就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