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关公之义释曹操真与假

讲师风采
梅铮铮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副研究员
讲师简介:
梅铮铮,1958年生于成都,男,祖籍河北。1986年,调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从事文博工作,拜师文博界前辈王家祐先生。现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员。出版有《忠义春秋-关公崇拜与民族文化心理……
视频简介: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重点篇章,也是喜闻乐见的一个故事。它讲的是在有名的赤壁大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大败,军队死伤多半,他带领一支几百人的剩余军队,几经周折,终于逃出了孙刘联军主力的重重围住和追击,来到了关羽扼守的华容道。关羽感怀旧日恩惠,义释曹操,使曹操最终全身而退,逃回江陵。这个出色无比的故事充沛显示了关羽的重情守义和诸葛亮的锦囊妙计。那么,《三国演义》是若何讲述……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曹操败走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是《三国演义》中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然而在历史的真实中,是否有如此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曹操真的败走华容道了吗?关羽又是否有义释曹操的举动呢? 我们来看,历史上怎么记载这段历史的?我们来举三部,三个人的传记这三个人分别了《三国志》里边的《武帝纪》也就是曹操的传记,《三国志》里边的《先主传》还有《吴主传》,也就是说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的传记,这三个人的传记里边,他们是怎么记录这段历史的真实的,这三个人都是赤壁之战的当事人,所以陈寿对他们的记载应该是没有丝毫问题可以怀疑的。 我们先来看《武帝纪》里边怎么说这段话的,说“公至赤”,就是曹操到了赤壁以后“与备战”,与刘备打了一仗,“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这话说得很简单,曹操领兵到了赤壁,和刘备打了一仗,不利,不利就是说没有打胜,再加上士卒里边,就是“当时大疫”,就是有瘟疫流行,非战斗性的减员,“吏士多死者”,不光是战死了很多人,而且还因为非战斗性的瘟疫流行,减员了不少,于是就不想再打了,就引兵还,就退了。这是曹操里边的传记。 我们再看孙权的传记怎么说,孙刘联军在赤壁是大败草军,公烧其余船。曹操一看孙刘联军烧了他的战船以后,他自己又把没有着的那些船全部又给烧了,而且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再一次提到了,在曹操的部队里面因为饥荒,因为瘟疫流行,死者死了很多,过了一半人。所以刘备和周瑜还追曹操,一直追到了南郡。追过去以后,曹操无力再战,所以引兵北还。 再看刘备的传记说这件事,说“刘备跟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至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以后,而且刘备和东吴的军队是水陆并进,共同追击曹操。这个时候曹操的部队里边发生了瘟疫,所以很多人都死了,曹操引兵北还了。三个人的传记分别记录了同一件事,虽然角度不同,但是事实很清楚,赤壁大战确实是曹操打败了,打败的原因不光是因为孙刘联军用了火攻,还因为曹操内部非战斗性的减员,瘟疫流行,死伤过半。这样曹操就没法再打了,所以引兵北还。在退的过程中,周瑜和刘备同时还追击曹操一直追到了南郡。你看故事就这么简单。 节目导视:根据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曹操虽然在赤壁大战中败北,但并没有被关羽截杀和义释的过程。不过曹操在败退时,究竟是从哪条路逃走的呢,华容道难道也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吗? 梅铮铮:这里边有个问题,曹操北还从哪儿走的呢?陈寿没有记,因为陈寿这个人写史他是记大事的,很多小事他觉得就可以忽略了,既然这场战斗曹操已经打败了,他从哪条路逃跑的,他觉得没有必要记了。所以没有记载说,他从哪条路走的。那么是不是华容道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呢?我们说里边是虚实相伴,有虚的部分,也有实的部分,实的部分在哪儿呢?就是南北朝的时期,有一个裴松之他为《三国志》做注,他引了一部书叫做《山阳公载记》,这部书里边他就谈到了曹操是从华容道走的。他说“曹操的战船被烧毁了以后,他引兵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风又大雨,悉使赢兵负曹填之,骑乃得过”。走到华容道,因为坑坑洼洼的天又下雨,又刮风的,他就让那些赢弱的兵,负着草去填那个坑,而且骑兵冲过去,很多来不及躲避的人就栽在那个坑里边,骑兵就冲过去了,死伤过半。而且冲过去以后,曹操大喜,众将就问他,你怎么会高兴起来,我们打了败仗,你高兴什么。曹操说了一句话,曹操说“刘备,吾俦也”,刘备这个人是我的兄弟,跟我差不多,但是他计谋少了一点,要是在这个地方再放一把火,我们肯定就跑不了了。后来刘备听说了以后,还真的跑去放火去了,当然曹操他们早就逃远了。这个故事里边的真实情况就是曹操从华容道跑了,而且还嘲笑刘备,笑出的不是关羽而是刘备跑出来还放了一把火,没有烧着曹操,曹操跑了。这个故事里边很多真实的东西都在《三国演义》里边进行了很充分的发挥,但是这个史实,《山阳公载记》也是可信的,因为它也是前后不到百年的人记录的三国的历史。这个史料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第一曹操从华容道逃跑,虽然狼狈,但是没有伏兵,也没有其他的人来放火。第二曹操挖苦的是刘备,他不是挖苦地说诸葛亮计少了,而是挖苦的刘备,华容道上因为大雨,小路崎岖难行,但是没有埋伏是肯定的。第三点,自始至终从《三国志》到《山阳公载记》里边,我们始终没有看到关羽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也就是说根本没有关公义释曹操这件事情。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