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由衰及兴的转折点(五)

讲师风采
朱孝远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师简介:
1978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赴美国留学并任教,1992年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教,在20多年的历史学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主攻欧洲史、文化史、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先后出版十几部专著,发表50多……
视频简介:
文艺复兴时期乌托邦式的运动,引出近代国家兴起的理论、概念、制度等的缩影。此背景下,马丁路德金的资本主义教育思想,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引起宗教改革运动,与教派运动、近代国家的兴起运动的紧密交织,把中世纪的运动推向了高潮,建立了由国家管理宗教的体质。也阐明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自由和秩序。近代国家建立的模式是怎样的呢?在欧洲这种强势文明的背景下,表现出很强的榜样特点和创新能力。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那么还有一种就是乌托邦式,乌托邦之前写的乌托邦,这个事情在人文主义之下没有成功,但是在农民战争的农民根据乌托邦搞了很多共和国的设计,这个东西也是一种近代的思想。总之在这个方面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了近代的一些国家的理念、理论、制度渐渐的兴起,这个东西一旦兴起什么民主制度、雇佣制作、骑士制度,中世纪的那套领袖制度,这才正式的发展。 我们的第四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民主国家之上的问题,这就涉及到马丁•路德那个人,马丁•路德他是一个德国人,这个德国人爱喝啤酒,他是德国四个主要阶层当中的一个佼佼者,哪四个阶层呢?他的父亲本来是农民阶层,农民阶层,后来变成资本家开矿,然后就是资本家。然后马丁?路德读了博士学位,了不起吧,后来又当了圣女,所以他是农民阶层、市民阶层和圣女阶层,还有就是知识分子阶层,四大主要阶层里面培养出来的一个马丁?路德。这个人脾气很坏,说话不留情面,勤奋的要命。他的著作一共写了60多篇,现在已经变成70篇了,他每天都在写,写很多东西。他的基本教义就是“凡信不过自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私,希望可以直接沟通,不必通过中介,不必通过教会的中介,他废除了仪式,其他圣礼,只成了二个,一个洗礼,一个就是餐礼,其它婚礼啊统统废了,马丁?路德自己也结婚了,他有一次去解救修女,把马车赶到修道院里面,把13个修女都运出来,运出来了以后就把她们发配到了一些家里去,不管是发落也好,当太太也好,,有的修女送过去又给退回来了,退回来马丁?路德就做思想工作,为什么退回来?她说人家不要我,我是修女,人家不要我。不要那怎么办呢?没关系,然后那个女的很有自信,她说你一定要做我思想工作也没什么问题,我看只有一个办法,要嫁就嫁马丁?路德,那个被退回来的人说,她不愿意再到别人那里去了,她说要嫁就嫁给你,马丁?路德想想,就嫁一次吧,就把她娶过来吧,娶过来让她的父亲高兴,让教皇难看,结果把她娶过来,娶过来很能干,会理财,然后一下生了六个小孩,马丁?路德在每次洗尿布的时候,就深有感触,就写了这么一段话,天下的父亲都为自己的孩子洗尿布的时候,上帝的天使都在为此微笑,没有洗衣机,所以他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就是凡信自私,圣经至上,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人不能自救的,只能被救的,在中世纪人的就靠的合作论,就是人们不是有原罪嘛,然后通过自己做好事可以抵掉一些罪,另外上帝也帮助你,然后一合作。那么马丁?路德觉得不行,人怎么可以自救呢,人自救不是又犯了亚当的傲慢罪吗,所以人只能被救,所以怎么样来救呢?就是完全靠我们的信念,因为人是做不到,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成真正完美的人,你就算很守法,你也没有能够得救,为什么?因为人的标准不是神的标准,以为自己做了很多好事能自救,完全是错了,那只有完全靠上帝来救,既然靠上帝来救,人建了所有神圣的组织这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地球上是没有神圣的组织的,地球上有的是世俗的组织,比如说个人要帮助邻居,不能帮助你得救,这只是社会里人的一种伦理道德,你还是应该帮助的。所以马丁?路德说做好事的人不一定是好的积德福,但是好的积德福一定做好事,这个做好事不会和你的灵魂得救有什么关系。所以马丁?路德这样一种新的思想,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这样一来宗教改革就在各地引起了。 其实当时的欧洲有三场运动,一场运动是教派运动,那就分裂了,第二个是近代国家的兴起运动,第三个就是宗教改革运动,这三场运动互相交织在一起,从中世纪推向了现代。所以马丁?路德这个宗教改革其实也是很重要的,它导致了一个世袭社会的产生,后来有个社会家叫巴斯威就说,新教伦理,新教伦理就叫人投资,赚钱不花钱,资本积累,多干活少花钱这样一种经营精神发现了。其实这就是一种新教的伦理。其实那个时候资本主义还不是很发达,而是一种理性的资本主义,所以资本主义在上升的时期还是挺讲道义的,马丁?路德的那套东西正好迎合了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振兴国家这样一个要求,结果社会上很多财产就被没收了,用来搞民主国家,很多修女,很多圣女统统还俗了,结果教会里面像刚才所说的医生和女王经常和神社开玩笑,虽然我也是信教的,但是我不喜欢你们把教会教堂变成幼儿园,所以农民也不喜欢,最好还是离正常人远一点,还是希望她们不结婚,还是希望她们吃素,现在她们特别开放,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的教会特别开放,经常组织我们这些人旅游、参观、滑冰,甚至芝加哥大学物理系主任退休了,研究原子弹了,你不是很有理论,我们这里有一些外国学生,你带他们去参观原子弹怎么造好了,芝加哥的那个物理系主任后来就觉得造原子弹不好,他就开始变成传教士了,所以跟教会组织也有关系,结果他说No problem,可以啊,然后我们就去参观柏林飞机公司,参观造原子弹,提炼石油啊,我们都看过了,这都是都会的一种活动,所以这样一种很现代的那种东西,实际上就把与国家政府抗议的教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