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由衰及兴的转折点(四)

讲师风采
朱孝远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师简介:
1978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赴美国留学并任教,1992年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教,在20多年的历史学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主攻欧洲史、文化史、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先后出版十几部专著,发表50多……
视频简介:
欧洲发展史上国民性研究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我们避免把自己一些想法强加于外国人或外国民族。是一种群体的思维方式,表现在文化传统,文化表象,宗教层等诸多方面。人和社会的关系层面引发出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资本主义取代了封建主义管理模式。政治上的突出变化,近代国家形成的制度体现在那些方面?运用生动的事例,详细有趣的阐明了新君主制度下的改革变化。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文明史的问题很重要,因为它可以预测,你如果把世界各国的一些周边国家的文明史全部研究透了,世界出现什么大事了,日本什么反映,美国什么反映,英国什么反映,全部可以预测,非常重要。但是究竟是什么?有这么一个东西,首先是人的思维方式,群体的思维方式,这是最重要的。 另外就是社会伦理,社会伦理就是一个民族的百分之七八十人共同认为是对的,好的,这是道德观和伦理观。 第三是文化传统。 第四是文化表象。每个国家都有一些愿意来显摆的东西,中国显摆的是什么?国画、中药、长城、天坛这些东西,古希腊的什么古代神话,奥林匹克,西方文化就要说,我们有什么交响乐、油画、达芬奇、交响乐。所以这个就是文明的旗帜,也叫文化表现,还有宗教传统,佛教、基督教什么教的。 这个上层结构下面是制度,就是人和文化的关系,还有人和社会的关系,教育制度、政治制度什么制度的,再下面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海上民族和农业民族会一样吗?吃米饭和吃面包会一样吗?他们吃那么多的牛肉,吃那么多的奶酪不会胖,你一吃就完蛋了,肯定要有关系的。 男女比例很重要,如果女性太多,男性太少肯定不行,相反男性太多,女性没有,那肯定也成问题了,这个就是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是生态的方式。所以生态的方式决定了制度,制度决定了文化表象,这个里面是一个大学问。所以文明性的研究是特别重要的。 一个事情一来,这个国家做出了反应,七八十的人是什么反应,政府也这么想,所以我们要建设我们的文化强国,看来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万能钥匙乱用,弄的人家觉得奇奇怪怪的,这不行的。 所以文艺复兴这样一些东西,现在产生起来了,就使得我们感到好像和以前中世纪不太一样了。 科学发明的成就就不用说了,什么哥白尼,伽利略这些就不用说了,政治上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也产生一些新的成就,政治上新的理论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人文主义三个口号,人文主义这个词其实两层意思,一层就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就是研究古典文献,搞搞修正哲学,搞搞古代的拉丁语,这是古典文献。 还有一个词叫“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就是良心,美德,还有一个是叫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就是把人单独划出来,叫做人类。人以前有两个称呼,一个叫人是动物,人是政治动物,Political animal,还有一个是叫creature,就是被造物。上帝造物,你是被造物。 文艺复兴开始,人就把它称为人,人是什么?人是半个神,人是万物之灵,是上帝委托人类来管理世界的。这样以来人是有尊严的,“尊严”这个口号的提出,其实人文主义正式的发展,就是从研究古籍的人文主义,向人道主义,再向人本主义转化。人本主义的转化就是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不是谈什么三权分立,五权分立,以人为本,建设人权,所以从文艺复兴这一条线上去,和法国革命《自由宣言》、《独立宣言》都是有联系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