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由衰及兴的转折点(六)

讲师风采
朱孝远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师简介:
1978年考入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赴美国留学并任教,1992年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教,在20多年的历史学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主攻欧洲史、文化史、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先后出版十几部专著,发表50多……
视频简介:
欧洲社会发展中创新的特点包括引领性的技术突破,灵敏性的东西(学科群的建立……),或者是建立一个解说体系等。其中关键因素是培养人的素质,创新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的必备条件。他的特点表现为是智慧和人格(主动、进取、可爱、与人为善),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适应推进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培养自身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另外,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是要增加国家的软实力……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创新的第二个特点它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一种引领性的创新,叫技术突破,有的时候一个领域就是卡在某个技术问题上,叫做颈瓶现象,你把这个技术问题解决了,就往前走了一大片,有的就卡在一个什么X光机器,那个就是技术创新。 第三个是引领性创新,就是建立一个学科群,像我们现在的人类基因的密码的破译,什么人工智能,不是一个学科可以搞起来的,很多的学科大家一起搞,建立一个新的突破,这是引领性创新。 第四种创新不是单独的,而是建立一整套的解释体系。刚才我们所说的纵观的一种新的解释体系,像什么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不对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不对立,结构主义,这是一种纵观的解释模式。所有的我们强调的那个创新,主要是讲这么一些东西。 其实强调文化兴国也好,强调创新也好,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培养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怎么培养呢?你就想起来了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说的话,他说什么了?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更多是传授智慧,大学也不是培训技术的,更重要是锻造人格。其实一个是智慧,一个是人格。又是比较创新人才的两个翅膀,叫做比翼双飞,你才能飞的高走的远,所以创新人才这个东西特别的重要。 另外我们讲素质,就是谈人的智慧和人的人格,我们讲国民性,就是强调一个国家的智慧和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我们接下来就要谈我们创新人才的两个品格,一个是智慧,一个是人格,这个东西,首先要有好奇心,我不知道你们现在的好奇心比你们小时候的好奇心是增加还是减弱了?现在人长大了,没有什么好奇心了,看到什么都是司空见惯,兴趣都没有了,以后就懒惰了,要准备到地狱里去了。 有一个欧洲的作家写了一篇《懒人》,他说一个人怎么也积极不起来,每天要睡觉,有的人想出办法,让他谈一场惊心动魄的恋爱,他也懒得谈,他说有什么好谈的,有的人谈恋爱也不想谈了。很多的家庭也不吵闹了,吵也不吵了,骂也不骂了,很多的家庭是“凉拌”了,懒得结婚,懒的好好谈恋爱,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的品德,很重要的一点。 恢复好奇心,好经验的科学研究的原动力,这个好奇心是怎么来?就是你要有一个动力,那么这个好奇心和人的智商都没有关系。 现在的人智商都很高,美国人的智商是101到102,日本人是103,中国人是110,你们是中国科学院的绝代双骄什么的,你们应该是130,140都有可能。 但是这个智商和今后有没有贡献?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首先你们是半压迫,你们学习的态度往往是分成五类,一个是厌恶型的,就是对学生厌烦、抵触、反感乃至反抗。 第二是是被动型的。消极的被动的学习,从应付乃至麻木不仁。 还有一种是机械型的,努力而刻苦,但是死板,墨守成规。 第四是进取型的,积极而主动的学习,充满自信心。 第五是自主型的,在进取的基础上,独立自主,有激情,有毅力,有好奇心。 我过去读《佛经》,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它说有四个门,有一个门是没底的木桶,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中国人经常说。 第二个是一个木桶里面装了很多的东西,老师讲什么,他老是用自己那一个东西来抵抗,他具有很强大的批判能力。 第三个里面虽然没有东西,但是有很多的空气,什么东西都八卦一下。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样,我在学校里面的时候除了讲八卦,就没有什么爱好了。 第四个人就是正常,又不同,这是在讲笑话。 我们要有智商、智能也很重要,美国人有一个教授曾经说了,每个人身上在理论上都有八种潜在的智能,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梳理逻辑;一个是音乐;一个是空间;一个是肢体运用;还有一个是人体交流;一个是反省、自省;一个是自然观察。 还有教育的功能,就是来开发你的潜能,这个潜能不是靠教育,本来就有的,教育是把你的潜能给激发出来,开发出来,这个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个东西是智力,智力有两种,一种是叫惰性智力,一种叫做流动智力。 人在小时候有两种,一个是叫晶化自信,一种叫做流动自信。晶化自信是结晶体的晶化,它是积累型的。就是知识多了,积累了。 流动自信就是一种灵感,创造性很强的,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以后,那个积累性晶化自信还在发展,流动自信在下降所以很多人就是固步自封,知识很丰富,创造性是一点没有的。 你看爱因斯坦的学问肯定没有他老师高,但是二十几岁就提出了“相对论”,流动自信好,晶化自信不怎么样。所以我们要注意更重要是智慧,智慧很重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人员说,他说人要有智慧,要有四个L,哪四个L?第一个叫做learn how to know,学会认识和了解世界。第二个是learn how to being,就是学会生存,学会做一个正直的人。第三个叫learn how to do除了学什么,还会做,就是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