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统计之统计指数

讲师风采
吴庆军
副教授
讲师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视频简介:
“指数”同样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用事例阐述,统计指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他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方向及变动幅度;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反映同类现象变动趋势。在具体运用编制中,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做针对性分析。还简单介绍了拉氏指数和派系指数的区别与联系,总结了整体指数具体的分类有哪些,以及他们的作用。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吴庆军:指数这个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得比较多,比如说我们的人气指数、空气指数、穿衣指数、防晒指数、空气污染指数等等。那么常见的我们还有一些价格指数,比如说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反映的是零售商品变动的一般经济指数,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我们又把它叫CPI,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生产价格指数PPI,反映的是生产者他的价格变化。那么CPI和PPI都是经济的一个体温计,是整个经济运行的核心指标。如果我们把整个国家的经济比喻成一个飞驰的列车,那么普通居民就是列车上的乘客,各类企业就是列车的零部件,国家的政策就是要确保这辆车又快又稳的行驶。GDP是反映的速度,而CPI、PPI是反映的运行的稳定程度。我们根据CPI、PPI与GDP的关系,我们就能够看出来,我们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速度。 那么股票价格指数,有伦敦道琼斯价格指数,标准普尔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法兰克福指数、巴黎指数、日金指数、香港的恒生指数,中国的上政综合指数、深圳成指指数等等。那么我们根据股票的这些指数,我们能够反映出来,它的基本变化范围。这个指数我们比如说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股票市场、证券市场成立之初,上司公司的平均价格我们的指数定为100,如果这个股票指数上升到6000点,就意味着什么意思,就是6000比上100就是60倍,就是从平均价格的角度讲,那么你的平均价格上涨了60倍。那么我们还有物质生活质量指数,它主要是由婴儿死亡率、1岁预期寿命率、识字率来衡量,是由美国一个开发委员会提出来的。还有社会进步指数,是由36项指标,包括教育、健康、妇女地位、国防、经济、人口、地理参与、福利等10个领域,还有人文发展指数,由联合国开发署开发的主要有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等几个指标。所以指数已经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指数是反映事物相对变化程度的重要统计方法,那么指数的概念,我们主要指研究现象进行对比和分析的相对指标,一般我们用X1比上X0等于K表示,那么它实际上是一个相对数。X0,那么这样考虑到就是说,它是一个空间对比还是一个时间对比的问题,如果是一个时间对比,那么X0就是积期的数值,X1是报告期的数值,如果是空间对比X0就是对照空间的数值,X1就是研究空间的数值。比如说刚才说的零售物价指数、工业指数和股价指数就是指的时间上的对比的指数,而区域价格比较指数、国际购买力平价指数就是指的空间对比的相应的价格指数。指数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数是指现象、差异或变动程度的相对数,狭义指数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的现象的相对数。指数我们又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数量指数反映物量变化水平,质量指数反映事物内在的数量的变化水平,还可以分为第一指数和环比指数,第一指数就是说它的以固定时期作为积期,环比指数是以它的前一期的数值作为积期。指数又可以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个体指数反映单一项目的变动,而总指数反映多个项目的变动情况。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